[實用新型]儲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42736.4 | 申請日: | 2014-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61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歐可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可行 |
| 主分類號: | H01M4/64 | 分類號: | H01M4/64;H01M2/26;H01G1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饒錢 |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儲能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儲能裝置。
背景技術
超級電容器或者鋰電池為市場上常見的儲能裝置,目前傳統的儲能裝置包括電芯、第一集流體、第二集流體、第一端蓋、第二端蓋以及用于盛裝電芯的管體。第一集流體、第二集流體分別與電芯的兩端焊接,第一端蓋、第二端蓋分別蓋住管體兩端的開口,并分別與設置于電芯兩端的第一集流體、第二集流體連接。其中,第一端蓋與第一集流體的連接方式為,第一端蓋設置有通孔,第一集流體的一部分從第一端蓋的通孔中伸出,第一集流體通孔中伸出并且可直接觀察的部分與第一端蓋的通孔口直接焊接連接;第一集流體與第一端蓋其他無法直接觀察的接觸面采用超聲波點焊或是激光盲焊進行焊接。第一集流體與第一端蓋這樣的連接方式,第一集流體與第一端蓋的連接面積太小,使得電容器電阻較大,并且焊接效果無法量化核實,并使得電容器電阻進一步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儲能裝置,以使目前儲能裝置因集流體與端蓋的連接方式導致儲能裝置電阻較大的狀況得到改善。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儲能裝置,包括管體、第一集流體、第一端蓋、第二集流體、第二端蓋以及電芯,
所述第一端蓋、所述第二端蓋分別設置于所述管體的兩端,所述管體、所述第一端蓋以及所述第二端蓋形成腔體,所述第一集流體、所述第二集流體以及所述電芯置于所述腔體,所述電芯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集流體、所述第二集流體連接,所述第一集流體與所述第一端蓋連接,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第二端蓋連接,
所述第一端蓋設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一集流體設置有與所述凹陷部配合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集流體與所述第一端蓋過盈配合,所述凹陷部與所述第一凸起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流體、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電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采用焊接方式,所述第一集流體、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電芯連接的緊密度更高,也更牢固,相互之間的電阻相對其他連接方式較低。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管體為一體化結構,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管體組成與所述第二端蓋配合的凹陷結構,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第二端蓋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采用這種結構,減少了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管體連接的焊接工序,避免焊接引起的電阻不穩定性,也避免了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管體連接時進行的高精度對中裝配,降低工裝精度,簡化工藝要求,同時,凹陷結構使得所述第二端蓋與所述管體的連接更加穩固。
同時,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第二端蓋的接觸面積、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電芯的接觸面積能夠最大化,使得儲能裝置的電阻也對應的減少。所述第二集流體與所述電芯焊接的焊接軌跡能夠覆蓋電芯的整個端面,焊接軌跡可見、可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端蓋設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遠離所述腔體的一側。第二凸起部的設置是便?于所述儲能裝置在使用時,所述第一端蓋能夠更為方便的與外部的其他器件進行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端蓋設置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設置于所述第二端蓋遠離所述腔體的一側。第三凸起部的設置是便于所述儲能裝置在使用時,所述第二端蓋能夠更為方便的與外部的其他器件進行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端蓋設置有用于注入電解液的通孔,所述腔體通過所述通孔與外部連通,所述儲能裝置還包括與所述通孔配合的塞子。通孔的設置使得所述儲能裝置在生產裝配時,工藝更為簡單,在內部結構連接完成以后,只需要通過通孔注入電解液,再以塞子將通孔塞住,對腔體進行密封即可。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塞子包括外塞和內塞,所述內塞設置于所述通孔內,所述外塞設置于所述通孔與外部連通的一端,所述外塞與所述第二端蓋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內塞對通孔連通腔體一端進行密封,外塞對通孔連通外部的一端進行密封,而且外塞焊接在第二端蓋上,使得腔體的密封性得到進一步的保證。
進一步地,所述儲能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所述管體之間的絕緣圈,所述絕緣圈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所述管體連接。絕緣圈的設置為了防止所述第一端蓋與所述管體直接接觸,造成漏電。
進一步地,所述儲能裝置還包括用于密封所述腔體的密封圈,所述管體的內壁設置有與所述密封圈配合的第四凸起部,所述密封圈的內側與所述第一端蓋連接,所述密封圈的外側與所述管體的內壁連接。所述密封圈通過與第一端蓋、管體的配合對空腔進行了密封,防止電解液外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可行,未經歐可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427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柱型鋰電池滾槽機與測短路儀一體機
- 下一篇:一種鋰電池注液排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