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溢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41144.0 | 申請日: | 2014-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075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曉偉;馬建章;李保國;趙天木;張國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頂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56 | 分類號: | A47J27/56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周會芝 |
| 地址: | 4671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溢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具,尤其是可以防止溢鍋的防溢鍋。
背景技術
在人們煮粥或者稀飯時,由于鍋蓋密封較嚴,在食物沸騰后,使鍋內氣壓增大,并產生大量的氣泡,很容易造成溢鍋,這時候人們往往都會用飯勺或者筷子將鍋蓋撐起來,使得鍋內的氣體及時排出,但是這樣很麻煩,如果在沸騰前就把鍋蓋支起來,那么就會減少熱量在鍋內的聚集,延長沸騰所用的時間,造成資源的浪費,如果在沸騰后將鍋蓋支起來,則不好把握沸騰的時間,很容易造成溢鍋,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防溢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溢鍋,通過對鍋體以及鍋蓋結構上的優化,使得鍋蓋在受到鍋內由沸騰食物產生的上升氣流的作用下進行一定角度的轉動,以形成供氣體排出的縫隙,進而降低鍋內的氣壓,防止溢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溢鍋,包括鍋體與鍋蓋,所述的鍋蓋下沿對稱設置兩個以鍋蓋中心為對稱中心的弧形缺口,以將鍋蓋平衡支撐在設置于鍋口邊沿與所述弧形缺口相配合的支撐軸上,所述弧形缺口以及支撐軸與弧形缺口相接觸的部位分別設置磨砂面,所述鍋蓋在由食物沸騰時產生的氣壓的推動下圍繞支撐軸轉動以形成供鍋體內氣體排出的縫隙,并在鍋體內壁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限位塊,限位塊的上沿設置在鍋蓋轉動的路徑上,以擋住鍋蓋的下沿,將鍋蓋的轉動角度限制在0°~20°之間。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防溢能力,在所述限位塊上設置斜向下的斜面,并在斜面上設置多個突刺,以刺破食物沸騰時所產生的氣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實用新型通過鍋蓋下沿設置的缺口,支撐在設置與鍋口邊沿的支撐軸上,食物沸騰后,由于鍋內氣壓升高的同時伴隨有熱空氣的上升,而且由于鍋底受熱情況,食物內的溫度并不均勻,因此,在鍋內熱空氣的上升量并不均勻,上升量較大的一側鍋蓋在熱空氣的推動下,圍繞支撐軸向上轉動,并與鍋口之間形成開口,以降低鍋內的氣壓,防止溢鍋的發生,整個過程不需要人為操作,也不需要看管,而且,在鍋蓋發生轉動之前,鍋蓋處于平衡狀態,不會向任何一側轉動,并且,弧形缺口與支撐軸接觸的部位均設置磨砂面,可以增大兩者之間的摩擦阻力,從而避免鍋蓋受到輕微氣流的擾動而打破其平衡狀態發生轉動,因此,可以對鍋口進行較好的密封,有利于熱量在鍋內的聚集,不會延長食物沸騰的時間;
第二,本實用新型中在鍋體內壁沿鍋蓋轉動的路徑設置限位塊,在鍋蓋發生轉動時,鍋蓋下沿頂在限位塊上緣即可停止轉動,進而避免鍋蓋因為過度轉動使得鍋蓋下沿觸碰到食物,甚至出現傾覆而翻轉到鍋內,造成食物的污染,同時,經過多次試驗發現,當鍋蓋轉動不超過20°時候,即可有效地防止溢鍋的情況發生;
第三,本實用新型中的限位塊下部設置斜面,并在斜面上設置突刺,當食物被氣泡推動升高接觸到所述的防溢條斜面上的突刺后,氣泡被突刺所刺破,釋放出其中的氣體,一方面使得鍋內氣體減少,壓力降低,另一方面,食物中所含氣泡破裂后,食物體積減小,高度降低,就不會出現溢出鍋外的情況,而且,所述斜面可以改變食物沿鍋體內壁上升的路徑,使其向鍋內中心流動,這樣就打破了鍋內食物中已經形成的平衡,進而起到攪拌食物的作用,以降低食物的溫度,減少食物中氣泡的產生,從而增強防溢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側面剖視圖。
圖3是圖2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標記:1、鍋體,2、鍋蓋,3、弧形缺口,4、支撐軸,5、限位塊,51、斜面,6、突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防溢鍋,包括鍋體1和鍋蓋2,鍋蓋2蓋在鍋體1的鍋口上沿,并且鍋蓋2的直徑小于鍋口的直徑,在鍋蓋2下沿設置兩個弧形缺口3,所述的弧形缺口3關于鍋蓋2的中心成中心對稱設置,弧形缺口3兩側的重量相等以保持平衡,并在鍋口邊沿設置與所述弧形缺口3相配合的圓柱狀的支撐軸4,以將鍋蓋2支撐在鍋口處,所述弧形缺口3以及支撐軸4與弧形缺口3相接觸的部位均設置磨砂面,在鍋口下方的鍋體1內壁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限位塊5,限位塊5的上沿設置在鍋蓋2轉動的路徑上,以擋住鍋蓋2的下沿,將鍋蓋2的轉動角度限制在0°~20°之間,限位塊5的下部設置斜向下的斜面51,并在斜面51上設置多個用于刺破氣泡的突刺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頂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未經平頂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411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