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天然氣發動機進氣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32380.6 | 申請日: | 2014-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38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惠蛟;孫霞;丁彬;袁承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 | 分類號: | F02M35/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閆曉燕 |
| 地址: | 25000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氣 發動機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由柴油機改裝而成的天然氣發動機進氣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發動機的燃料主要是以汽油和柴油為主,但目前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短缺、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日益變暖等一系列問題日益突出,世界各國都把節能、減少污染物等放在首位,天然氣發動機與普通柴油發動機相比具有節能、環保,經濟性高的的突出優點,另外,天然氣燃燒充分、無重烴、不產生積碳、不稀釋潤滑油、減輕零件磨損,能有效延長發動機壽命,且能降低維修費用。因此,國內天然氣重卡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作為整車心臟的高性能大功率的天然氣發動機的需求也在增加。
目前,大部分天然氣發動機都以柴油機為基礎開發,通常,采用單點噴射式的天然氣發動機為了提高燃氣與空氣混合的均勻性(即:進入各缸的混合氣的空燃比的一致性),多在進氣總管的中間位置設置混合氣的入口。但是,由于原柴油機的進氣總管被集成在了氣缸蓋中,進氣總管的入口開在氣缸蓋一側,如果要在進氣總管的中心位置開設混合氣的入口,就需要改氣缸蓋的毛坯,不但工藝復雜、成本高,而且造成維修保養難度大。另外,現有的天然氣發動機進氣系統將電子節氣門設在混合器總成的下游,導致天然氣中的機油與空氣中的灰塵混合形成的油泥積存在電子節氣門中,導致電子節氣門卡滯,影響發動機性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易維修保養并且故障率低的天然氣發動機進氣系統。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天然氣發動機進氣系統,包括氣缸蓋和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空濾器、增壓器、中冷器、電子節氣門和混合器總成,所述氣缸蓋內設有進氣總管,氣缸蓋的一側設有進氣總管入口,所述混合器總成通過管道與進氣總管入口相連,所述混合器總成上設有天然氣入口;還包括防喘振閥,所述防喘振閥進氣口與增壓器和電子節氣門之間的管路連通,防喘振閥出氣口與空濾器和增壓器之間的管路連通,防喘振閥參照口與進氣總管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空氣依次通過空濾器和增壓器,在中冷器中被冷卻降溫,而后通過電子節氣門進入混合氣總成,與通過天然氣入口進入混合器總成的天然氣充分混合后通過進氣總管進入燃燒室被火花塞點燃做功。在增壓器的葉輪高速旋轉過程中,如果電子節氣門突然關閉(比如發動機突然停機),防喘振閥參照口與防喘振閥進氣口處的壓差會增大,使其內部閥門開啟,增壓后的高壓空氣就能通過防喘振閥回流到增壓器上游,從而防止增壓器喘振。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天然氣發動機進氣系統的有益效果為:直接利用原柴油機的氣缸蓋而未對其結構進行改造,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由于進氣總管入口設在氣缸蓋的一側,進氣系統的很多管路和部件都露在氣缸蓋外部,易于維修保養;將電子節氣門設在混合器總成的上游,避免電子節氣門中因積存油泥而導致卡滯,提高了天然氣發動機的性能;防喘振閥防止增壓器喘振,使天然氣發動機的性能更加穩定。
作為優選,所述電子節氣門的上游管路設有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Ⅰ,電子節氣門的下游管路設有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Ⅱ。采用本技術方案,利用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Ⅰ和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Ⅱ采集進氣系統中氣體的壓力和溫度數據,然后通過ECU計算空氣質量和流量。
作為優選,所述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Ⅰ設在中冷器和電子節氣門之間的管路上并且距離電子節氣門較近,所述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Ⅱ設在電子節氣門與混合器總成之間的管路上并距離電子節氣門較遠。采用本技術方案,可以防止電子節氣門動作產生的氣流影響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Ⅱ采集的數據精度,使進氣溫度壓力傳感器Ⅱ采集的數據更加精確。
作為優選,所述防喘振閥的進氣口與中冷器和電子節氣門之間的管路連通。采用本技術方案,使流經防喘振閥的空氣是經過中冷器降溫的,防止防喘振閥因空氣溫度過高而損壞。
作為優選,所述中冷器和電子節氣門之間的管路通過支架固定在氣缸蓋上。采用本技術方案,使進氣系統的結構更加緊湊牢固。
作為優選,所述混合器總成和防喘振閥均通過支架固定在氣缸蓋上。采用本技術方案,使進氣系統的結構更加緊湊牢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天然氣發動機進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本實用新型氣缸蓋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323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能互補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汽車空氣濾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