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燃氣灶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30364.3 | 申請日: | 2014-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003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方松青;王成;朱世平;米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3/08 | 分類號: | F24C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 地址: | 52831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氣灶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燃氣灶具。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政策對節能減排的監管力度及消費者對節能環保的關注度的逐漸加強,燃氣燃燒的熱效率成為燃氣灶具性能評判的重要指標,而現有的商用燃氣灶具的熱效率都比較低,其通常是在爐腔的底面中心處放置有燃燒器,燃氣燃燒后的火焰及熱氣流會縱向流向鍋具、橫向流向爐腔側壁及位于側壁上的排煙口,熱氣流的縱向傳遞是可利用的、比例越大越好,但橫向傳遞是損耗的、比例越小越好,但是現有的商用燃氣灶具中,橫向熱量流失嚴重,燃氣燃燒后產生熱量的利用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一個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提高燃氣燃燒的熱效率的燃氣灶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燃氣灶具,包括:爐體,所述爐體內設有爐腔,所述爐腔的壁上開設有煙道口;燃燒器,所述燃燒器的頭部伸入所述爐腔內;和集熱圈,所述集熱圈位于所述爐腔內,并套設在所述燃燒器的頭部外,且所述集熱圈向上延伸,其上端高于所述燃燒器的頭部和所述煙道口。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具,包括爐體、燃燒器和集熱圈,燃燒器的頭部伸入爐體內設有的爐腔內,用于將燃氣與空氣的混合體進行燃燒釋放,以對放置到爐腔上的鍋具進行加熱,燃燒產生的煙氣可自煙道口排出;集熱圈位于爐腔內,并套設在燃燒器的頭部外,且集熱圈向上延伸,其上端高于燃燒器的頭部和煙道口,這樣集熱圈可對燃氣燃燒后產生的火焰和熱氣流起到縱向導向和橫向阻隔作用,使得火焰和熱氣流縱向流向鍋具的數量增加,橫向流向爐腔側壁及橫向流向爐腔壁上的煙道口的數量減少,且由于燃燒后的熱氣流向上流動,而集熱圈的上端高于煙道口,這樣從集熱圈散發的熱氣流向上流動,而向下流入煙道口的數量進一步減少,從而使得更多的熱量傳遞到鍋具上,并被鍋具內的水或食物等吸收利用,從而提高了燃氣燃燒的熱效率,即提高了燃氣燃燒后產生的熱量的利用率,改善了現有技術中燃氣灶具的熱氣流橫向流失嚴重、燃氣灶具熱效率低的問題,符合人們對節能減排、節能環保的要求。
另外,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具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上端的內側壁為光滑的平面或弧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的內壁面上設有反射層。
上述實施例中,集熱圈上端的內側壁為光滑的平面或弧面,該光滑的平面或弧面,可對流向集熱圈上端的內側壁的火焰和熱氣流進行反射作用,以使得反射后有更多的熱量向鍋具的壁面運動,并被鍋具內的水或食物等吸收利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燃氣燃燒的熱效率;當然,在集熱圈的內壁面上設有反射層,或者在光滑的平面或弧面構成的內側壁上設置反射層,同樣能夠達到對流向集熱圈的內壁面的火焰和熱氣流進行反射的作用,提高了燃氣燃燒的熱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上端的內徑大于等于其下端的內徑。
集熱圈上端的內徑大于等于其下端的內徑,這樣,可使得燃氣燃燒產生的火焰和熱氣流沿鍋具的外壁面流向鍋具,并逐漸斜向上傳遞或者同時向上向外傳遞,以便對鍋具的進行大面積的加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為內部中空的柱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呈喇叭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下端為中空的柱體,上端為喇叭形,且所述喇叭形的下周邊與所述柱體的上周邊密閉連接。
上述實施例中,集熱圈為內部中空的柱體,或者集熱圈呈喇叭形,或者集熱圈下端為中空的柱體,上端為喇叭形,且喇叭形的下周邊與柱體的上周邊密閉連接,均能夠實現集熱圈對燃氣燃燒產生的火焰和熱氣流的導向和橫向阻隔作用,使得有更多的熱量流向鍋具,且集熱圈的側壁密閉,防止火焰或熱氣流從集熱圈的側壁橫向流出,流向爐腔壁上的煙道口,造成熱量的浪費,提高了燃氣燃燒的熱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的外側壁與所述爐腔的側壁之間具有間隙。
上述實施例中,集熱圈的外側壁與爐腔的側壁之間具有間隙,使得燃氣燃燒后產生的煙氣可進入到該間隙,并由該間隙流向煙道口,由煙道口排出。
需要說明的是,集熱圈的上端與放置到爐腔上的鍋具之間也具有間隙,以使得燃氣燃燒后產生的煙氣先由集熱圈的上端流出集熱圈,然后進入到集熱圈的外側壁與爐腔的側壁之間的間隙,由煙道口排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集熱圈的中心線與所述爐腔的中心線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303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交互式智能運動模塊
- 下一篇:一種恩他卡朋A型晶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