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翻邊模具的斜楔機構及翻邊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30115.4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597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濤;王海玲;何鵬申;黃濤;李輝;阮林凡;郭奔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37/10;B21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翻邊模具的斜楔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翻邊模具。
背景技術
翻邊操作是零部件加工過程中比較常用的加工方式,例如在汽車加工中,汽車的外覆蓋件如翼子板、前蓋外板、后蓋外板和車頂等車身零件的翻邊角度大多設計成負角,以達到增加沖壓件的咬合力和提高車身強度的目的。而針對帶負角翻邊的翻邊模具,斜楔機構的運用可以使模具結構更簡單,因此斜楔機構在翻邊模具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如圖1所示,傳統的斜楔機構主要包括上驅動塊1、上壓板2、滑塊3、翻邊鑲塊4、強制回程鉤5、滑車6、下壓板7、限位塊8和導滑板9,其中:上驅動塊1固定安裝于翻邊模具的上模座上;上壓板2將滑塊3限制于上模座上,翻邊鑲塊4固定安裝在滑塊3上;下壓板7固定安裝在翻邊模具的下模座上,其用于滑車6的導滑導向和限位;滑車6的側面和底面均設置有導滑板9進行導滑,滑塊3內部及滑車6的底部均安裝有氮氣彈簧,該氮氣彈簧用于沖壓完成后的回程復位。
上驅動塊1隨上模座向下運動,上驅動塊1與滑車6上的楔形導板斜面接觸導滑,并驅動滑車6發生運動,限位塊8起到滑車限位作用。滑車6運動到位后,其端頭的型面部分起到翻邊凸模的作用,滑車6運動過程中,其底部的氮氣彈簧逐漸被壓縮。滑塊3與翻邊鑲塊4共同向下運動,滑塊3與滑車6中部斜面上的導滑板9接觸后導滑,并與型面部分配合進行翻邊整形。滑塊3運動時,其內部的氮氣彈簧逐漸被壓縮。翻邊完成后,上模座向上運動,滑塊3及翻邊鑲塊4在氮氣彈簧的作用下回程復位。上驅動塊1與滑車6分離時,滑車6底部的氮氣彈簧釋放伸長,進而推動滑車6回程復位。
顯然,上述斜楔機構需要通過分散的上驅動塊1、滑塊3、滑車6等部件實現翻邊操作,導致斜楔機構的結構不夠緊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翻邊模具的斜楔機構,該斜楔機構的結構比較緊湊。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斜楔機構的翻邊模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翻邊模具的斜楔機構,包括安裝于所述翻邊模具的上模座上的上驅動塊,還包括與所述上驅動塊滑動配合的滑塊、安裝于所述翻邊模具的下模座上的旋轉基座、與所述旋轉基座轉動配合的轉軸以及用于驅動所述轉軸轉動的動力件,所述滑塊上具有與所述轉軸和所述旋轉基座滑動配合的斜面,所述滑塊上固設凹模鑲塊,所述轉軸上具有能夠與所述凹模鑲塊相作用的凸模型面,所述轉軸具有靠近或遠離所述凹模鑲塊的翻邊行程。
優選地,上述斜楔機構中,所述旋轉基座上固設限位板,所述轉軸的端面上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轉軸的轉動行程內與所述限位板相擋接。
優選地,上述斜楔機構中,所述限位板上靠近所述轉軸的一側的表面與所述轉軸的端面相貼合。
優選地,上述斜楔機構中,所述動力件為伸縮驅動件,所述伸縮驅動件與所述轉軸鉸接。
優選地,上述斜楔機構中,所述伸縮驅動件通過連接板與所述轉軸鉸接,所述連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轉軸上,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伸縮驅動件的伸縮端鉸接。
優選地,上述斜楔機構中,所述轉軸上具有輔助限位槽,所述連接板上靠近所述轉軸的一側的表面上具有輔助限位凸起,所述輔助限位凸起伸入所述輔助限位槽內,且兩者相接觸。
優選地,上述斜楔機構中,所述輔助限位槽為腰形槽。
一種翻邊模具,包括斜楔機構,所述斜楔機構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斜楔機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楔機構包括上驅動塊、滑塊、旋轉基座、轉軸和動力件,滑塊與上驅動塊滑動配合,旋轉基座安裝于翻邊模具的下模座上,轉軸與旋轉基座轉動配合,動力件用于驅動所述轉軸轉動,滑塊上具有與轉軸和旋轉基座滑動配合的斜面,滑塊上固設凹模鑲塊,轉軸上具有能夠與凹模鑲塊相作用的凸模型面,轉軸具有靠近或遠離凹模鑲塊的翻邊行程。翻邊模具工作時,上驅動塊隨著上模座下行,使得滑塊與旋轉基座和轉軸滑動配合,同時,動力件帶動轉軸轉動,當轉軸與凹模鑲塊相作用時,即可實現翻邊操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楔機構中,上驅動塊僅需帶動滑塊,旋轉基座上與滑塊相作用的部分與轉軸距離較近。顯然,相比于背景技術中所介紹的內容,上述斜楔機構的各部分距離較近,結構更為緊湊。
由于上述斜楔機構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包含該斜楔機構的翻邊模具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301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修邊模廢料刀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沖壓零件加工的快速定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