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采用納米聚丙烯帶作為鎧裝的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26815.6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76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潘文禮;鄭可彬;石雙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奔達康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22 | 分類號: | H01B7/22;H01B7/17;H01B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223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納米 聚丙烯 作為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線電纜技術領域,更確切的說是涉及一種采用納米聚丙烯帶作為鎧裝的電纜。
背景技術
電纜是指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絕緣的導體外包絕緣和保護層制成,將電力或信息從一處傳輸到另一處的導線,屬于當代不可或缺的高危產品,如防護不當會造成極大損失,因此電纜的保護層極其重要。目前對電纜進行保護常用的鋼帶鎧裝采用兩層鋼帶以較小的螺距,以敞開的螺旋形式纏繞,使上面一層鋼帶均勻地覆蓋下層鋼帶的空隙。目前使用的雙層螺旋纏繞鋼帶的分層包覆緊貼電纜內芯。鋼帶為所纏繞的電纜內部提供鎧甲保護,主要有三種作用,第一可以防止遭到鍬和鎬等利器的破壞,第二能夠應對鼠類和白蟻的啃咬,第三為電纜內部提供電氣屏蔽。但是目前常用的這種雙層的鋼帶螺旋纏繞形式。重疊部位有兩層保護,在非重疊部位只有一層保護,因此為了達到鎧裝的效果,要求每一層鋼帶都比較厚,目前常用的鋼帶厚度為1毫米厚。這樣厚度的鋼帶雖然在鎧裝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鋼帶的剛性較大,使得電纜在彎曲的過程中,鎧裝難以變形,使得電纜的彎曲半徑變大,給電纜施工帶來了不便;其次,施工人員為了在小彎曲半徑安裝電纜,往往會將電纜過分彎曲。致使彎曲部位鋼帶插入電纜內芯,造成漏電或者擊穿等故障。另外,在彎曲位置,兩層鋼帶會產生縫隙,這為白蟻的啃咬提供了進入的空間。與此同時,由于鋼帶較厚,兩層鋼帶重疊的邊沿有明顯的突起,該處電場強度明顯高于其他位置,容易導致該處的電荷聚集,對外包塑膠護套產生不利影響。
鑒于目前電纜存在的不足,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積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務經驗,參閱相關文獻和機械結構創新實例,積極加以創新研究,以期設計一種新型電纜,能夠改進目前電纜,使其更具有競爭性和實用性,經過不斷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和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使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目前電纜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采用新型鎧裝的電纜,克服現有電纜難以彎曲的問題,提供一種采用納米聚丙烯帶作為鎧裝的電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采用納米聚丙烯帶作為鎧裝的電纜,由電纜內芯、電纜內護層、鎧裝層和電纜外護層構成,電纜內護層包裹電纜內芯,鎧裝層包裹電纜內護層,電纜外護層包裹鎧裝層,鎧裝層由納米聚丙烯帶等距螺旋繞包而成,從納米聚丙烯帶的橫截面看,納米聚丙烯帶由本體部位和銜接部位組成,本體部位的兩側為銜接部位,本體部位位于納米聚丙烯帶的中間部位,銜接部位包括平直部位和突起部位,平直部位連接本體部位,突起部位位于納米聚丙烯帶的銜接部位,平直部位的厚度小于本體部位的厚度,平直部位在靠近本體部位的位置有凹陷部位,突起部位可以嵌入凹陷部位,納米聚丙烯帶分為上表面和下表面,兩側的連接部位分別靠近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得等距螺旋繞包后的相鄰納米聚丙烯帶可以光滑地連接嵌合。
更好地,上述平直部位的表面有金字塔形狀的凸起,凸起的高度為0.1毫米到0.5毫米。
更好地,上述突起部位的橫截面呈半圓形,半圓形的直徑為0.5毫米到5毫米。
更好地,上述平直部位的橫截面的中間位置有至少一根嵌入的鋼絲。?
更好地,上述納米聚丙烯帶的本體部位的橫截面寬度是銜接部位的橫截面寬度的1.5倍到5倍。
更好地,上述納米聚丙烯帶的本體部位的橫截面厚度為1毫米到5毫米。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采用納米聚丙烯帶作為鎧裝的電纜,其工作原理和產生的有益效果是:中國專利ZL2010106188923公布了一種納米聚丙烯復合材料,該材料通過納米材料的復合,增加了聚丙烯的表面性能和抗沖擊性能,使用該配方的納米聚丙烯帶具有很好的韌性和沖擊強度;本實用新型描述的納米聚丙烯帶的結構使得等距螺旋繞包后的相鄰納米聚丙烯帶可以光滑地連接嵌合,同時作為塑膠材料的聚丙烯可以通過模具的擠壓在表面形成金字塔形狀的凸起、橫截面呈半圓形的突起部位和凹陷部位,同時也方便在聚丙烯帶體的內部增加鋼絲的嵌入;這一方面可以增加帶體纏繞的緊固程度,又可以增加聚丙烯帶體的承拉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一段縱截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納米聚丙烯帶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納米聚丙烯帶的銜接部位的橫截面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等距螺旋繞包后的納米聚丙烯帶的銜接部位的橫截面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奔達康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奔達康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268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