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接線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21151.4 | 申請日: | 2014-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79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葉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清市超導電器聯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60 | 分類號: | H01R4/60;H01R4/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北***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線 端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接線固定裝置,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接線端子。
背景技術
接線端子就是用于實現電氣連接的一種配件產品,工業上劃分為連接器的范疇。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和工業控制要求越來越嚴格、精確,接線端子的用量逐漸上漲。隨著電子行業的發展,接線端子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多,而且種類也越來越多,用于電連接的接線端子包括插線本體和套設在插線本體上的套管,插線本體一端為插接端設置成管狀,套管一般由橡膠材料制成并套設在插接端上。
?目前,市場上的接線端子為了防止套管從插線本體上脫離,在插接管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卡環,卡環撐大套管,使其收縮力變大,使套管緊貼在插線本體上,但效果不明顯,固定不穩定,套管還是容易從插接端內脫離。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連接穩定和防脫效果更好的一種接線端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接線端子,包括插線本體和套設在插線本體上的套管,所述插線本體一端為插接端設置成管狀,所述插接端的外圓周面上分布有若干個倒齒。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套管套設在插接端與分布在插接端的外面周面上的倒齒相抵觸,倒齒與套管的內壁壁抵觸使其變形,倒齒的結構使套管只能順著倒齒的方向向插接端的背向開口的一端運動,防脫效果較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若干個倒齒均勻排列在插接端的外圓周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若干個倒齒均勻排列在插接端的外圓周面上,倒齒的受力均勻,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若干個倒齒交錯分布在插接端的外圓周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若干個倒齒交錯分布在插接端的外圓周面上,減少倒齒的數量,降低成本且容易制造。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若干個倒齒靠近插接端的開口邊緣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套管從插接端上脫離都是從其開口的位置開始,倒齒靠近插接端的開口邊緣設置,減少倒齒數量,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接線端子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接線端子實施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接線端子實施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圖中:1、插線本體;11、插接端;2、套管;3、倒齒。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接線端子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圖1中所示,一種接線端子,包括插線本體1和套管2,所述插線本體1一端為插接端11設置成管狀,插接端11由不銹鋼、鋁合金等硬金屬材料制成,插接端11的內壁上鍍有一層銀,增加插接端11的導電性,所述套管2從插接端11套設在插線本體1上,套管2一般由橡膠等軟質材料制成,所述插接端11的外圓周面上分布有若干個倒齒3,當套管2套設在插接端11時,與分布在插接端11的外圓周面上的倒齒3相抵觸,倒齒3與套管2的內壁抵觸使其變形,使套管2只能順著倒齒3的方向向插接端11的內部運動,防脫效果較好。
圖2中所示,所述若干個倒齒3均勻排列在插接端11的外圓周面上,使倒齒3的受力均勻,增加其使用壽命,壽命長,為了降低成本,可以將倒齒3平均分成兩排,每排均呈環形分布且分布成的圓與插接端11同軸設置,兩排之間留有一定間距,一排靠近插接端11的出口邊緣設置,另一排設置在插接端11軸線的中間,該設置與套管2連接穩定牢固。
圖3中所示,所述若干個倒齒3交錯分布在插接端11的外圓周面上,減少倒齒3的數量,降低成本且容易制造。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清市超導電器聯接有限公司,未經樂清市超導電器聯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211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