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并列增減磁條數量的磁條精確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18152.3 | 申請日: | 2014-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895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迪;王文龍;邱慧;姚海浩;田潤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皇島瀚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7/06 | 分類號: | H01F7/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劉東升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并列 增減 磁條 數量 精確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磁場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可并列增減磁條數量的磁條精確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生產、生活之中,電磁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天然磁條由于其磁性能的不可控,并未大范圍應用,而電磁場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和可控可調性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電磁技術的使用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電磁換能裝置。現有的電磁換能裝置主要是依靠磁性材料的電磁特性,固定在使用位置。而固定磁條目前使用的是固定周長的矩形腔體,腔體壁內纏繞有電磁線圈,腔體內插入磁條,由于其形狀大小固定,只能夠固定一定數量的磁條,對于復雜多變的應用場合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并且需要多次開模,成本高,周期長,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極為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并列增減磁條數量的磁條精確固定裝置,以實現靈活控制安裝體積、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隨意安裝磁條數量,降低功耗,避免材料及成本的浪費,適用性更強;同時還能更加穩固的固定磁條位置,保證磁條間距的固定不變,便于控制換能器電感等參數。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并列增減磁條數量的磁條精確固定裝置,其包括:
儀器連接端1,為中空腔體,中空腔為放置磁條的第一磁條放置槽12,前端側壁開設環形的第一隔離槽11,第一隔離槽11內布置決定線圈纏繞方向,同時與前端設備連接;第一隔離槽11內開設第一導入槽13,第一導入槽13內開設與中空腔體軸線相平行且貫穿側壁的第一線圈腔14,第一線圈腔14尾端設有第一導線連接公頭15;
線圈連接段2,與所述儀器連接端1尾端可插拔同軸連接,其為中空腔體,中空腔為放置磁條的第二磁條放置槽24,前端側壁開設第二導入槽25,第二導入槽25內開設與第一線圈腔14同軸且貫穿側壁的第二線圈腔22,第二線圈腔22尾端設有第二導線連接公頭23;
線圈終端3,與所述線圈連接段2尾端可插拔同軸連接,前端側壁開設第三導入槽33,第三導入槽33內開設與第二線圈腔22同軸的第三線圈腔34;后端側壁開設環形的第二隔離槽32,第二隔離槽32內用來完成線圈的連接,實現各線圈整體完成閉環,最終形成完整的線圈;
所述儀器連接端1的前端和線圈終端3的尾端分別通過密封蓋密封。
優選地,所述第一導入槽13和第一線圈腔14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金屬接觸墊片16,與前端設備接觸,與第一隔離槽11中構成線圈纏繞開始端子伸出的導線頭接觸;第二導入槽25和第二線圈腔22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金屬接觸墊片21,與其前端連接的導線連接公頭接觸;第三導入槽33和第三線圈腔34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三金屬接觸墊片31,與其前端連接的導線連接公頭接觸。
優選地,上述各隔離槽、線圈腔中放置為能纏繞成線圈的線段、或者可實現線圈功能的PCB板。
優選地,所述儀器連接端1具有一個,所述線圈連接段2的數量比所需固定的磁條總量少一,且線圈連接段2可以沒有。
優選地,所述第一磁條放置槽12和第二磁條放置槽24的形狀與待放置的磁條的形狀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第一隔離槽11內布置有與前端設備連接的接口端子。
優選地,所述第一隔離槽11和第二隔離槽32的槽口分別使用密封膠條封閉,密封膠條與隔離槽邊框和密封蓋接觸。
優選地,所述第一導入槽13、第二導入槽25和第三導入槽33的形狀相同,其靠外側為方形,靠內側為圓孔狀,用來在連接過程中初步粗定位各線圈段的連接位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線圈腔14、第二線圈腔22和第三線圈腔34的數量根據所需布置的線圈匝數量來一一對應設置,每個線圈腔內布置一根線圈導線。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一種可并列增減磁條數量的磁條精確固定裝置,通過設置與儀器連接端可插拔同軸連接的線圈連接段,可根據需要固定的磁條的數量相應的增減線圈連接段的數量,不受安裝磁條并列數目的影響,使用方便,組裝靈活,節省材料,降低能耗,線圈性能穩定,節省磁條數量,適用性更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可并列增減磁條數量的磁條精確固定裝置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2中,a圖為儀器連接端的主視圖,b圖為儀器連接端左視圖。
圖3中,a圖為線圈連接段的主視圖,b圖為線圈連接段左視圖。
圖4中,a圖為線圈終端的主視圖,b圖為線圈終端左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皇島瀚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秦皇島瀚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181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絕緣子老化試驗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低功耗雙重放大電路的示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