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腰鼓形支抗釘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16464.0 | 申請日: | 2014-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11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家良;陳啟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啟鋒 |
| 主分類號: | A61C8/00 | 分類號: | A61C8/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華 |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寧德***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腰鼓 形支抗釘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牙科正畸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腰鼓形支抗釘。
背景技術:
現有支抗釘,無論是自攻型或非自攻型,其植入部分大體為圓柱形和錐形,并在表面加工有螺紋,植入部類似小螺釘一般,利用螺紋旋入并嵌設在骨質上。臨床上,支抗釘植入后,需半個月以后,才可做正畸牽引。由于錐形和圓柱形植入部,旋入或嵌設時,骨質形成開放性開口,固位力完全依靠植入部的螺紋,牽引過程導致松動現象。為此,在專利公報中,也公開有許多篇專利,大多是在錐形植入部的螺紋上做文章,如CN202821672U,公開的一種正畸微型自攻型支抗釘,以及CN203619705U,公開的一種正畸微種植支抗釘,均只是對螺紋進行細化設計。由于支抗釘本身細小,無論如何對螺紋的牙型角和牙型高度進行設計,也很難滿足提高固位力的需求。如何突破傳統支抗釘植入部的設計,即成為本實用新型研究的對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植入部成腰鼓形,表面加工有螺紋的腰鼓形支抗釘。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腰鼓形支抗釘,包括有非植入部和植入部,其特征是:植入部成腰鼓形結構,在該腰鼓形表面加工有螺紋。
所述植入部剖面成橢錐狀或菱錐狀。
所述非植入部包括連接植入部的頸部和釘頭,在所述釘頭上加工有牽引孔。
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人體頜骨,具有很強修復能力這一特性,對支抗釘植入部做改良,植入部加工成帶外螺紋的腰鼓形結構,植入初期與傳統支抗釘無異,而過半個月后,由于頜骨再生修復,將植入部的腰鼓形包裹在其中,產生更為強大的固位力;而腰鼓形表面的螺紋結構,又很容易將支抗釘旋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具體圖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腰鼓形支抗釘立體示意圖
圖2腰鼓形支抗釘植入初期狀態圖
圖3腰鼓形支抗釘植入半個后狀態圖
其中
1—非植入部??????11—頸部??????12—釘頭??????13—牽引孔
2—植入部????????21—螺紋??????3—頜骨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腰鼓形支抗釘,包括有非植入部1和植入部2,所述非植入部1至少包括有連接植入部2的頸部11和釘頭12,在釘頭12上加工有牽引孔13;所述植入部2成腰鼓形結構,更具體說,該植入部2的剖面成橢錐狀或菱錐狀,圖例為菱錐狀結構,在該腰鼓形表面加工有螺紋21,依然可以通過自攻方式植入。
參照圖2,為支抗釘剛植入頜骨3上的示意圖,頜骨3成開放性喇叭口狀,腰鼓形支抗釘的受力與傳統錐形支抗釘無異;由于人體骨骼具有修改再生能力,過半個月后,頜骨3植入時呈開放性傷口,逐漸愈合,即出現如圖3狀態,愈合后的頜骨3將腰鼓形植入部2包裹在內,產生更為強大的固位力;治愈后,通過反旋螺紋即可取出支抗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啟鋒,未經陳啟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164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足下垂治療裝置
- 下一篇:帶擴張球囊的超細腫瘤冷凍消融探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