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防盜保護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12205.0 | 申請日: | 2014-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1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孟繁華;李秀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秀娟 |
| 主分類號: | B60J11/04 | 分類號: | B60J11/04 |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專利商標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張雨紅 |
| 地址: | 157000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防盜 護罩 | ||
1.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車衣(1)、左橫梁(2)、右橫梁(3)、左前輪固定器(4)、左后輪固定器(5)、右前輪固定器(6)和右后輪固定器(7),車衣(1)由與車體外形相配合的車衣罩(11)和多個車衣罩支架(12)構成,各車衣罩支架(12)分別為相間隔安裝在車衣罩(11)上的U形體,左橫梁(2)和右橫梁(3)分別為方形梁,各車衣罩支架(12)的兩端分別設有滑動套裝在左橫梁(2)和右橫梁(3)上的方套(13),左前輪固定器(4)、左后輪固定器(5)、右前輪固定器(6)和右后輪固定器(7)分別由輪轂支撐器(41)和一端鉸接在輪轂支撐器(41)上的三個鉤狀輪胎掛桿(42)構成,左橫梁(2)的前端與左前輪固定器(4)上的輪轂支撐器(41)相掛接、后端鎖定連接在左后輪固定器(5)的輪轂支撐器(41)上,右橫梁(3)的前端與右前輪固定器(6)上的輪轂支撐器(41)相掛接、后端鎖定連接在右后輪固定器(7)的輪轂支撐器(41)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各車衣罩支架(12)分別由四段構成,中間的兩段一端相鉸接、另一端分別與兩側的兩段的一端相鉸接,兩側的兩段的自由端分別設有方套(13),位于車體最后側的車衣罩支架(12)兩側兩段的自由端分別沿左橫梁(2)和右橫梁(3)長軸方向與方套(13)固定連接,其它車衣罩支架(12)兩側兩段的自由端分別與方套(13)的外側相鉸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的兩段之間設有兩根一端相互鉸接、另一端分別與中間的兩段的中部相鉸接的輔助支撐桿(14)。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衣罩支架(12)的四段打開時呈倒U形,中間的兩段相鉸接的位置設有限制中間的兩段向下打開角度的限位塊(15),中間的兩段折疊起來時相鉸接的位置向下對向折疊,中間的兩段與兩側的兩段相鉸接的位置也設有限制打開角度的限位塊(15),兩側的兩段折疊起來時自由端向上折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支撐器(41)由輪轂支撐盤(43)、支桿(44)和豎梁(45)構成,支桿(44)軸向與輪轂支撐盤(43)一致,支桿(44)的一端垂直固定在輪轂支撐盤(43)的中心位置、另一端通過螺紋連接在豎梁(45)中部可以通過螺紋調節輪轂支撐盤(43)與豎梁(45)的間距,三個鉤狀輪胎掛桿(42)中的兩個一端分別與豎梁(45)的上下兩端相鉸接、另一端朝向車體中部的反方向,另一個鉤狀輪胎掛桿(42)的一端套裝鉸接在支桿(44)上、另一端朝向車體的中部方向,左前輪固定器(4)、右前輪固定器(6)的輪轂支撐器(41)上的豎梁(45)上固定安裝有與左橫梁(2)和右橫梁(3)相掛接的掛板(46),掛板(46)上沿車體前后方向一上一下設有兩條向車體前方開口并與左橫梁(2)和右橫梁(3)上的掛銷相配合的條形槽(47)。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掛板(46)上的兩個條形槽(47)上方的寬,下方的窄。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輪固定器(5)、右后輪固定器(7)的輪轂支撐器(41)上的豎梁(45)上固定安裝有可以套裝在左橫梁(2)和右橫梁(3)后端外部的鎖定套(48),鎖定套(48)上設有與左橫梁(2)和右橫梁(3)后端相配合的彈性碰珠(49)、手拉彈性鎖定銷(50)和鑰匙鎖(51),彈性碰珠(49)由安裝在鎖定套(48)上的彈簧(52)和鋼珠(53)構成,手拉彈性鎖定銷(50)由滑動安裝在鎖定套(48)上的滑銷(54)和套裝在滑銷(54)上的壓簧(55)構成,壓簧(55)的上端壓在滑銷(54)上、下端頂壓在鎖定套(48)上,鑰匙鎖(51)固定在鎖定套(48)上,鑰匙鎖(51)的內芯上安裝有鎖桿(56),左橫梁(2)和右橫梁(3)的后端分別設有與彈性碰珠(49)相配合的鋼珠孔、與手拉彈性鎖定銷(50)相配合的銷孔和與鎖桿(56)相配合的鎖桿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盜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橫梁(2)和右橫梁(3)分別由前段(21)、中段(22)、后段(23)三段方管構成,中段(22)兩端的下側分別軸向水平與前段(21)的后端和后段(23)的前端相鉸接,前段(21)、后段(23)可以向中段(22)下方折疊,前段(21)的后端和后段(23)的前端內分別設有當左橫梁(2)和右橫梁(3)打開成直線時可以進入中段(22)內起到穩固作用的兩片扇形塊(24),兩片扇形塊(24)之間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設有滑動安裝在扇形塊(24)上的端部露出扇形塊(24)兩側面的碰珠(25),中段(22)的前端和后端的兩側壁上分別設有與碰珠(25)相配合的碰珠孔(26),左橫梁(2)和右橫梁(3)前段前端的相對側一上一下分別設有上粗下細的兩個掛銷(27),左橫梁(2)和右橫梁(3)后段后端下方分別設有鋼珠孔、銷孔和鎖桿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秀娟,未經李秀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122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