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10945.0 | 申請日: | 2014-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70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盛長忠;張玉敏;劉金樑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德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43 | 分類號: | 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代替 紅細胞 抗人球 指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紅細胞代替品改進,特別是一種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檢測血清或血漿中IgG類抗體的篩查方法以抗人球柱凝集技術和固相凝集法居多。使用固相凝集法對血清或血漿中的IgG抗體經行檢測時,需要使用抗人球指示結構體來指示實驗結果。而傳統的指示細胞是主要是由人的紅細胞組成,但是紅細胞容易發生破例溶血、細胞上的抗原或結合在細胞上的抗體失活等原因導致其保存期限短,影響其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
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該抗人球指示結構體包括微珠1和抗人球2,所述抗人球2通過物理或化學修飾的方式固定在微珠1表面上形成可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所述微珠1的直徑為8-15μm,所述微珠1表面帶有活性集團,所述物理或化學修飾的方式為抗人球2以靜電吸附的方式或以化學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微珠1的表面。
所述微珠1為無機微珠或高分子微珠,所述無機微珠或高分子微珠包括PS微珠、PE微珠、玻璃微珠、殼聚糖微珠和葡聚糖微珠,所述微珠1粒徑為8-15μm,所述微珠1可以是紅色、藍色、黃色。
所述活性集體為羥基、羧基或氨基。
所述抗人球指示結構體保存于抗體穩定液中。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制作的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保存時間長,檢測較方便,不影響其使用,化學穩定性好、保存時間長,制作方法簡單、檢測結果準確、靈敏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微珠;2、抗人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該抗人球指示結構體包括微珠1和抗人球2,所述抗人球2通過物理或化學修飾的方式固定在微珠1表面上形成可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所述微珠1的直徑為8-15μm,所述微珠1表面帶有活性集團,所述物理或化學修飾的方式為抗人球2以靜電吸附的方式或以化學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微珠1的表面;所述微珠1為無機微珠或高分子微珠,所述無機微珠或高分子微珠包括PS微珠、PE微珠、玻璃微珠、殼聚糖微珠和葡聚糖微珠,所述微珠1粒徑為8-15μm,所述微珠1可以是紅色、藍色、黃色;所述活性集體為羥基、羧基或氨基;所述抗人球指示結構體保存于抗體穩定液中。
本技術方案的特點為,抗人球通過物理或化學修飾的方式固定在微珠表面上形成可代替紅細胞的抗人球指示結構體,所述物理或化學修飾的方式為抗人球以靜電吸附的方式或以化學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微珠的表面,化學穩定性好、保存時間長,制作方法簡單、檢測結果準確、靈敏度高。
實施案例1
無機或者高分子材質的微珠制備抗人球指示結構體的過程
PBS(pH7.4?0.01M)洗滌數次無機或者高分子材質的微珠,將抗?人球與無機或者高分子材質的微珠混合,加入交聯劑,室溫混合反應1h,在交聯劑的作用下無機或者高分子材質的微珠與抗人球結合。PBS洗滌出去游離的抗人球,使用含有一定抗體穩定劑的PBS緩沖液重懸無機或者高分子材質的微珠,得到新型抗人球指示結構體。
實施案例2
新型抗人球指示結構體的在固相法不規則抗體篩查中的應用
新型抗人球指示結構體在固相法不規則抗體篩查中的應用與傳統紅細胞法相同,在包被有紅細胞的不規則抗體檢測板中加入待測血清或血漿,27℃孵育20min,洗滌去除未結合的抗體,加入殼聚糖微珠制備抗人球指示結構體,離心,觀察結果。當血漿中含有能與微孔板上的抗原結合的不規則抗體,進而與抗人球指示結構體結合,使指示細胞平鋪在微孔板底部,不聚集。當血漿中不含有能與微孔板上的抗原結合的不規則抗體,抗人球指示結構體沒有不規則抗體的橋聯作用,就不能平鋪在微孔板底部,因此在微孔板底部形成紅色的凝集團塊。因此根據指示細胞的凝集情況判讀固相法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德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德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109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