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10403.3 | 申請日: | 2014-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735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宋磊;婁海龍;高文喬;周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市市政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24 | 分類號: | 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30041***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指型出 水槽 平流 沉淀 池排泥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給排水工程中的排泥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
背景技術
平流沉淀池具有對原水濁度適應性強、處理效果穩定,造價較低,施工簡單的優點,一直以來受到水處理廠的廣泛運用。為了進一步提高沉淀效率,減少水流的擾動,經常在平流沉淀池的出水區設置指型出水槽。常用的平流沉淀池底部沉淀的污泥通過設置于沉淀池內部的刮泥機的刮泥板刮到排泥槽,再通過污泥管排出。
現有的刮泥機設置于桁車的下部,刮泥機的下部連接有用于刮除沉淀區內污泥的刮泥板。刮泥機隨桁車的運動,實現在進水端與出水端之間的往復運動。但是,由于在沉淀池出水區設置有下部帶有立柱的指型出水槽,使得刮泥板無法刮到指型出水槽正投影下及延長區的污泥沉淀區,從而在進水端與出水端往復運動過程中留下若干污泥板無法刮到的帶狀區域,為沉淀池內污泥的刮除帶來一定的難度。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一直致力于研究一種結構簡單、排泥效率高的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排泥效率高的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包括平流沉淀池布水花墻,設置于平流沉定池內的桁車,指型出水槽,指型出水槽立柱,排泥槽和刮泥板;所述出水槽立柱間隔設置于所述平流沉淀池的出水區,所述指型出水槽設置于所述指型出水槽立柱上,所述桁車的下部設置有刮泥板;所述排泥槽設置于所述平流沉淀池的底部并與排泥管連通,所述指型出水槽正投影下方沿水流方向固設有導泥結構;所述導泥結構的上端面的面積小于設置于所述上端面下部的下端面的面積;所述導泥結構下端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寬度略小于或等于同方向所述指型出水槽立柱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導泥結構的兩側面設置有傾斜設置的導泥板。
進一步地,所述導泥板為倒V型板。
進一步地,所述導泥板為型板。
進一步地,所述導泥板的二側面之間的夾角為30°~120°。
進一步地,所述導泥板采用塑料或者鋼板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由于在指型出水槽的立柱之間設置有導泥結構,立柱之間的污泥通過導泥結構流入立柱兩側刮泥板可以刮到的地方,消除了由于設置立柱而存在刮泥板無法刮到的帶狀區域,提高了刮泥板的刮泥效率。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B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帶指型出水槽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統,包括平流沉淀池布水花墻1和設置于平流沉定池內的桁車2,待處理水通過平流沉淀池布水花墻進入沉淀池內,桁車2可以在平流沉淀池內往復運動。其中,圖1和圖2中的C向為水流方向。
平流沉淀池的出水區內間隔設置有指型出水槽立柱3,指型出水槽立柱3的上方設置有指型出水槽4。出水槽4與出水管9連通,處理后的水通過出水管流出。
每個桁車2的下方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并行設置有四個刮泥板5,每個刮泥板之間的間隔為指型出水槽立柱3的寬度,也就是說,每個刮泥板的側面緊鄰指型出水槽立柱3的側面。
在平流沉淀池的底部設置有二排排泥槽6,排泥槽6的端部設置有排泥口7,被刮入排泥槽6內的污泥通過排泥口7排出平流沉淀池外。
在指型出水槽4的正投影下方的指型出水槽立柱3之間,沿水流方向固設有用作導泥結構的型導泥板8。由于導泥板6為型結構,導泥板6上的污泥無法在其上停留,而是通過其兩側面滑向兩側,并被刮泥板刮入排泥槽7中,消除了由于在沉淀池內設置立柱而存在刮泥板5無法刮到的帶狀區域,提高了刮泥板的刮泥效率。同時,由于該結構設置有底座,可以根據需要提供不同高度的導泥結構,擴大了排泥系統的應用范圍。
為了進一步提高刮泥效率,將導泥板的二傾斜側面之間的夾角設置為30°~120°。
本實施例中,導泥板6下端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寬度等于指型出水槽4的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市市政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市市政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104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