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漿取樣縮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01266.7 | 申請日: | 2014-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57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金;謝杰;楊文彪;孫珍蘭;趙學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0 | 分類號: | G01N1/20;G01N1/28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漿 取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領域,涉及一種礦漿取樣縮分裝置。
背景技術
礦石選別過程,為了獲得最佳經濟技術指標,須對原料、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進行物理檢測和化學分析,以指導生產操作;實際生產中不可能對所有礦石進行檢測,只能選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因此取樣是選礦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取樣要求試樣具有代表性,若試樣代表性不足,試驗、檢測結果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在數量上,則要求所取試樣既能滿足試、化驗的需要,又不致于因盲目地多采而無益加大取樣量;一般來說,為了保證取樣的代表性,都使用機械采樣裝置采集礦漿樣品,對于機械采樣,要求采樣過程必須連續,時間間隔必須穩定,保證料流全寬、全厚截取試樣,同時要求采集樣品的重量必須適當,以減少制樣過程的工作量,采樣必須與生產同步進行,保證所采試樣的代表性。
實際生產中,礦漿取樣多用管道式取樣機;管道式取樣器是垂直安裝在礦漿流動的管道上,主要依靠氣缸運動控制取樣管采集樣品,由于取樣管的采樣口較窄,一般只有取樣管徑的1/3,約為15mm寬,而取樣管也一般只有礦漿管道的1/10,這樣的采樣裝置對于流量較大的礦漿不能全截面、全厚度地采集樣品,對樣品的代表性有很大影響,因此管道式取樣機不能夠很好地適用于大流量礦漿采樣;并且管道取樣機的結構和特點決定了其取樣點只能分布在管道中心縱向界面的一條線上,分布點較少且不夠均勻,這也影響其取樣的代表性;另外,因取樣管較窄,分布在管道內部中間,容易被生產過程中混入礦漿的雜物堵塞,導致取樣量達不到試驗或化學檢測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樣品縮分代表性好的礦漿取樣縮分裝置。
?本實用新型一種礦漿取樣縮分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豎直設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與箱體的一端內壁之間形成第一混合槽,所述第一隔板與第二隔板之間形成第二混合槽,所述第二隔板與箱體另一端內壁之間形成取樣槽;所述第一混合槽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漿管,所述取樣槽內設置有取樣管和式樣輸送管,所述取樣管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隔板以及式樣輸送管連接,并且取樣管與式樣輸送管的連接端低于取樣管與第二隔板的連接端,所述取樣管頂部設置有取樣縫;
所述進漿管的進漿口與第一隔板相對應,并且進漿管靠近第一混合槽底部;
所述第二混合槽底部設置有閥堵;
所述取樣槽底部設置有排漿口;
所述第一隔板與第二隔板相互平行。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礦漿取樣縮分過程簡單方便,縮分后的樣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對于礦漿量1750m3/h的流體,縮分樣品的礦漿量約為7.8m3/h,,計算的理論指標和實際指標基本接近;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無耗能、使用成本低、性能可靠、安裝和維護簡單,能夠適應流量大的礦漿取樣縮分,并且縮分樣品量可根據取樣槽中的取樣管分布密度和取樣管頂部的取樣縫大小進行調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礦漿取樣縮分裝置,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內豎直設置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與箱體1的一端內壁之間形成第一混合槽4,所述第一隔板2與第二隔板3之間形成第二混合槽5,所述第二隔板3與箱體1另一端內壁之間形成取樣槽6;所述第一混合槽4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漿管7,所述取樣槽6內設置有取樣管8和式樣輸送管9,所述取樣管8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隔板3以及式樣輸送管9連接,并且取樣管8與式樣輸送管9的連接端低于取樣管8與第二隔板3的連接端,所述取樣管8頂部設置有取樣縫;所述進漿管7的進漿口與第一隔板2相對應,并且進漿管7靠近第一混合槽4底部;所述第二混合槽5底部設置有閥堵10;所述取樣槽6底部設置有排漿口;所述第一隔板2與第二隔板3相互平行。
取樣時,礦漿由進漿管7進入第一混合槽4,礦漿進入時,在第一混合槽4內自下而上的流動,又因為第一隔板2的阻力作用,礦漿在第一混合槽4內充分混勻,然后流過第一隔板2進入第二混合槽5內,礦漿通過第二隔板3的阻力作用,在第二混合槽5內進行二次混勻,最后流過第二隔板3;礦漿流過第二隔板3時形成瀑布流,取樣管8位于礦漿瀑布流的截面上,樣品通過取樣管8頂部的取樣縫進入取樣管8,再匯集于輸送管9中,最后由輸送管9輸送出去進行檢測,而剩余的礦漿則通過取樣管8之間的縫隙排排入取樣槽6,再經由取樣槽6底部的排漿口排入礦漿管道或其他設施輸送去目的地;當閥堵10打開時,礦漿直接從第二混合槽5底部的閥孔排走,進入礦漿管道或其他設施輸送去目的地,方便維修和清理取樣管8和輸送管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012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靜力雙向重塑土樣制樣儀
- 下一篇:踏板機械跑合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