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凈化烏賊單體養殖塔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00966.4 | 申請日: | 2014-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092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梅英;吳常文;徐佳晶;王家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A01K61/02;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凈化 烏賊 單體 養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碳匯工廠化漁業養殖裝備,尤其涉及自凈化烏賊單體養殖塔。?
背景技術
曼氏無針烏賊(Sepiella?maindroni?de?Rochebrune)俗稱墨魚、目魚,?隸屬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Cephalopoda)、十腕目(Decapoda)、烏賊科(Sepiidae)、無針烏賊屬(Sepiella),?在我國沿海分布較廣,?曾是我國傳統的四大海捕水產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近年來,我國學者逐步開展了曼氏無針烏賊親體捕撈、馴化培養和人工苗種繁育技術的研究工作,并已經基本解決了工廠化人工育苗的難題,但在人工養殖生產中仍然管理方式較為落后,采用人工投餌。工廠化管理過程中,消毒方式主要是二氧化氯等化學藥物殺菌及臭氧發生器等。二氧化氯等化學藥物對水中的病菌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同時對養殖生物也會產生很大影響。臭氧由于對水體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因而臭氧發生器在水產養殖過程中被逐漸接受,但臭氧發生器在水產養殖使用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主要包括:臭氧在水體中的合適添加量,臭氧殘留的監測和去除,以及適合哪些養殖品種等。如授權公告號為CN?101224915?B的中國發明專利,就是典型的紫外殺菌方式,類似方法在國外工廠化養殖場采用也較多。在歐洲,丹麥等這些國家建成的不同養殖場對不同的魚類品種進行循環水系統養殖,大都采用了管道式紫外線殺菌裝置對養殖排出來水進行殺菌。這種管道式紫外線殺菌對水體的流速、水流的表面積設計要求嚴格,并且其造價較高,施工比較復雜,維護起來困難,不適合國內養殖現狀;更重要的是由于水體在管道中的停留時間較短,因而殺菌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提供一種節省設備配置成本、投喂精準、養殖容器進行自動清洗、有效防止污物堆積、具有輔助消毒功能、人工干預少、管理方便的自凈化烏賊單體養殖塔。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自凈化烏賊單體養殖塔,包括經進水管和出水管連接有水循環處理裝置的集約化養殖盒組件,還具有能向該集約化養殖盒氣力輸送飼料的供料裝置和與該集約化養殖盒相連的吸附基清洗回收裝置,其中:集約化養殖盒組件含有能堆垛疊放的盒體;供料裝置包括設置在集約化養殖盒附近的飼料總管;飼料總管的初始端設有風機和定量供料斗;飼料總管上還具有弧形支路;飼料總管沿著集約化養殖盒組件設有投餌分管;餌分管內設有彈性回轉門;內部飼料總管恰好能容納智能投餌控制裝置,并且能在其內部滑動通過;智能投餌控制裝置含有經彈簧連接的前軸和后軸;前軸的前端連接有皮碗;皮碗還連接有與前軸共軸設置的具有滑輪的前滑動組件;前軸下方設有具有橫向設置雙向推桿的投餌控制組件;后軸末端連接有設有滑輪的后滑動組件;前滑動組件的側面和底部制有內凹的前透氣間隙;前滑動組件上安裝有RF感應器;集約化養殖盒靠近投餌分管處設有RFID。前軸經彈簧連接后軸,可使整個裝置能在管道飼料總管內部自由行進,即使有少許彎道也可以通過彈簧形變穿過彎道。但行進到飼料總管的投餌分管處,RF感應器讀取到位于投餌分管附近的RFID標簽,前滑動組件將滑輪停住,此時恰好雙向推桿位于關閉的彈性回轉門附近。雙向推桿在連接有電動機的齒輪的推動下向讀取到RFID信號一側推出,從而將相應的彈性回轉門打開,此時因氣力輸送緣故,顆粒飼料被送到投餌分管從而達到餌料的自動投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學院;,未經浙江海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009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依靠風力供電的分層式人工礁體
- 下一篇:一種動物養殖用的飲水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