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管柱立式側放全自動液壓智能修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00626.1 | 申請日: | 2014-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524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牛文杰;王曉斌;白永濤;鄭士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E21B19/00 | 分類號: | E21B19/00;E21B19/02;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管柱 立式 全自動 液壓 智能 修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行業中的修井作業設備,特別涉及液壓自動修井設備。
背景技術
修井機是對油田井下管柱或井身進行維修的專業化機械設備,是石油生產中不可缺少的機械設備之一,主要用于油管、抽油桿和抽油泵的起下及打撈作業。作為油田專用的一種井下作業設備,修井機使用量較大。為了完成修井等工作,修井機需要從油井內將抽油管、抽油桿一根一根的卸扣后起出,完成作業后,再將抽油管、抽油桿一根一根的接扣后下放到油井內。起下油管是修井作業過程中耗費時間最多的環節。在一根油管被取出的過程中,首先是從井內把抽油管提起,使油管的下端脫離井口,然后通過管鉗設備卸扣將油管從油管柱上脫開,最后由排放設備將油管搬運到排放架上并在排管架上排放整齊。整個過程中,提升油管約占總時間的25%,其余輔助操作約占總時間的75%。
本實用新型針對傳統修井機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全新的修井作業方案,改變了傳統的單根油管提升拆卸的思路,用一次提雙根的方式,減少了一半的油管拆卸時間,同時,采用立式管柱排放架,將管柱立式排放,減少了油管運移排放的時間,縮短了修井周期。管柱立放于機架的兩側,避免堵塞井口,方便油井的人工維護作業。采用雙層排放架和雙運移排放設備設計,分別用于抽油管和抽油桿的排放和運移。修井系統采用全液壓控制驅動,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提高,減少了現場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修井作業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油井大修作業,適用于小修作業,去掉了修井架上的二層臺結構,使修井機結構更加緊湊,體型減小,完全適于車載運輸,靈活性、機動性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傳統修井機在修井工作時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種新型管柱立式側放全自動液壓智能修井機。
一種新型管柱立式側放全自動液壓智能修井機,其技術方案是:主要由修井車、車載液壓控制設備、天輪、起升鋼絲繩、抽油管排放指梁、雙根油管、抽油桿排放指梁、抽油桿、吊卡導軌、可升降活動機架、抽油管運移排放裝置、管柱起升液壓缸、抽油桿運移排放裝置、固定輪組、自動吊卡、自動化井口設備、機架起升液壓缸、天輪橫梁和固定機架組成。
上述天輪、起升鋼絲繩、固定輪組、自動吊卡、吊卡導軌共同組成管柱起升設備,由管柱起升液壓缸提供動力起升管柱,起升鋼絲繩一端固定有自動吊卡,經過天輪、固定輪組之后,另一端固定在天輪橫梁上,組成三倍增距管柱起升系統,自動吊卡系在起升鋼絲繩的一端,同時通過輪系導向可以沿著吊卡導軌上下運動。
上述抽油管運移排放裝置和抽油桿運移排放裝置分別安裝在機架的可升降活動機架和固定機架上,可以將自動吊卡提起的管柱放置在相應的指梁排放架上,采用了雙指梁設計,分別是抽油管排放指梁和抽油桿排放指梁,以同時排放雙根抽油管和單根抽油桿。
上述抽油管排放指梁和抽油桿排放指梁分別安裝在修井機可升降活動機架和固定機架的兩側,工作時抽油管排放指梁和抽油桿排放指梁向兩側展開,運輸時抽油管排放指梁和抽油桿排放指梁可以向下折疊,分別靠在固定機架的兩側。
附圖說明
附圖1:新型管柱立式側放全自動液壓智能修井機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新型全自動液壓修井機工作原理示意圖;
上圖中,1-修井車、2-車載液壓控制設備、3-天輪、4-起升鋼絲繩、5-抽油管排放指梁、6-雙根油管、7-抽油桿排放指梁、8-抽油桿、9-吊卡導軌、10-可升降活動機架、11-抽油管運移排放裝置、12-管柱起升液壓缸、13-抽油桿運移排放裝置、14-固定輪組、15-自動吊卡、16-自動化井口設備、17-機架起升液壓缸、18-天輪橫梁、19-固定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2對新型管柱立式側放全自動液壓智能修井機作進一步的描述。
新型管柱立式側放全自動液壓智能修井機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個過程,起升管柱的過程和下放管柱的過程,在兩個過程中,本實用新型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006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