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學生證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99669.2 | 申請日: | 2014-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294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阿艾夫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學生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學生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學生證。
背景技術
應用于2.4G智能學生證上的125KHz低頻接收天線為激勵式RFID有源射頻識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件,接收125KHz激勵信號來激活處于休眠狀態的激勵標簽,它具有激勵區域調整功能,可實現激勵區域分區控制和無縫覆蓋,通過由有源RFID讀寫器,低頻激勵器和激勵電子標簽構成的激勵式射頻識別系統,可實現區域定位。
在2.4G智能學生證中,125KHz低頻激勵模塊的主要作用是加強對在校學生的管理,精確判斷其進出校門,以及在校內、校外的活動情況,而125KHz低頻接收天線是其核心部分,125KHz低頻接收天線的輻射范圍和方向性決定了2.4G智能學生證中125KHz低頻激勵模塊是否能無漏讀的對在校學生的自動考勤、以及對其進行精確的定位管理。
在傳統設計方案中,125KHz低頻接收天線采用的都是單軸天線,由于低頻單軸接收天線的電磁場輻射范圍具有方向性,只有125KHz接收天線與發射激勵天線處于平行位置是,為最大場強方向,其輻射強度為最大,其激活也最為可靠;而如果其中一根天線為垂直放置時,其發射強度大幅度的減弱,讀卡距離變近,會造成不能正確識別的情況,理論上分析得知為了保證100%的識讀率,要求125KHz接收天線必須在X軸、Y軸與Z軸三個方向實現電磁場輻射范圍的全覆蓋。
125KHz單軸接收天線為平行放置或者垂直放置,只能保證在一個方向上的實現最大的信號輻射,如果電子標簽傾斜或者移動均不能實現完全的信號覆蓋,造成不能正確識別電子標簽或者漏讀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125KHz單軸接收天線為平行放置或者垂直放置,只能保證在一個方向上的實現最大的信號輻射的不足,提供一種實現對低頻信號的完全接收,提高125KHz天線的靈敏度,避免由于接收天線方向性產生盲區,大大提高讀卡準確性,從而能滿足實時定位的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學生證,它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由前殼體和后殼體組成,所述后殼體上端設置有掛環,所述殼體內設置有2.4G智能學生證主板,所述智能學生證主板上設置有125KHz低頻激勵芯片,所述125KHz低頻激勵芯片上電連接有電容和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并且所述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距智能學生主板的距離至少為3mm。
本技術方案中通過選用集成度較高的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該接收天線占體積較小,適合在要求小型化的產品設計中使用,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等效與在X、Y、Z軸三個方向各放置一個125KHz單軸天線,從而有效地避免單軸天線由于其方向性只有在一個方向上被激活的缺點,使125KHz低頻激勵模塊能在任意狀態下、任何方向中以及高速運動下都能被激活,從而提高了天線的靈敏度。由于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對金屬物件比較密感,如果靠近金屬部分,會改變其輻射方向與強度,實驗室測試驗證,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距智能學生主板必需保證在3mm以上。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距智能學生主板的距離為5mm。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與電容形成LC諧振回路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25KHz低頻激勵芯片由單片機和低頻功率放大電路組成,所述單片機與低頻功率放大電路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在智能學生證主板上選用125KHz?3D接收天線,避免由于天線的方向性而產生的盲區造成不能完全識別對方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天線的識讀率。提高了2.4G智能學生證系統中人員管理的可靠性,能精確的、無遺漏的對學生的出入校進行判斷,以及在校內、校外的活動狀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智能學生證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其中對應的附圖標記名稱為:
1殼體,22.4G智能學生證主板,3125KHz低頻激勵芯片,4電容,5125KHz低頻3D接收天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阿艾夫通信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阿艾夫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996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