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墻壁插座式無線充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99350.X | 申請日: | 2014-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66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興文;孫倩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本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墻壁 插座 無線 充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充電技術。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充電裝置多設有用于連接插座線,使用時,線路凌亂,影響室內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墻壁插座式無線充電裝置,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墻壁插座式無線充電裝置,包括無線充電發射裝置主體,所述無線充電發射裝置主體設有至少一個線圈,各線圈均設有至少兩個供電接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墻壁插座樣式的外殼,所述外殼包括一呈盒狀的下殼體、一與所述下殼體配套的上殼體,所述無線充電發射裝置主體位于所述下殼體內。
本實用新型將無線充電發射裝置主體設置在了一墻壁插座樣式的外殼內,故允許將本實用新型通過所述外殼嵌入墻壁內,這樣供電線路就可以直接從墻壁內穿行,從而避免出現充電線凌亂的情況。
所述下殼體的側壁上開有穿線孔,供電線路由所述穿線孔伸入所述外殼內,與至少一個線圈的供電接頭連接。
所述上殼體還可以是一表面帶呈鉤狀的鉤狀件的上殼體。通過上殼體上的呈鉤狀的鉤狀件,可將手機、MP3、相機等配有無線充電接收裝置的便攜式設備掛在上殼體上進行充電。表面帶呈鉤狀的鉤狀件的上殼體包括上殼體基板、呈鉤狀的鉤狀件,所述呈鉤狀的鉤狀件固定在所述上殼體基板的上部。
所述上殼體還可以是一帶支撐裝置的上殼體。支撐裝置對手機、MP3、相機等配有無線充電接收裝置的便攜式設備可起到支撐作用。所述帶支撐裝置的上殼體包括上殼體基板、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固定在所述上殼體基板的下部。所述支撐板還可以通過一轉軸連接在所述支撐板的下部。
上述兩種方式,均可以保證本實用新型與被充電設備之間具有較近的距離,充電效率較高。
所述上殼體可以是一表面光滑的上殼體。被充電設備可通過接近本實用新型完成充電。
無線充電發射裝置主體還包括一充電控制電路,所述充電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線圈。通過所述充電控制電路可以控制線圈的通斷電情況,進而控制本實用新型的是否可對外充電。
所述充電控制電路設有一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可以是一藍牙模塊、wifi通信模塊、一NFC模塊中的至少一種。本實用新型通過無線通信模塊獲得線圈是否被接通的命令。
所述上殼體的外表面上還可以印有一二維碼圖案。需要充電的設備通過掃描所述二維碼圖案,作出是否接通線圈的命令。
所述充電控制電路還包括一時鐘模塊。充電控制電路通過所述無線通信模塊,間歇性發送無線掃描信號,查看是否有被充電設備。
相鄰兩次掃描的時間在10秒以內。以避免響應過于遲鈍。
相鄰兩次掃描的時間大于1秒。以避免頻繁掃描造成電能浪費,也可以降低充電控制電路的工作強度。進一步優選,兩次掃描的時間在1秒至4秒之間。
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的有效通信距離設置在50米以內。優選設置在5米至10米以內。以保證安全。
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設有天線,所述天線為定向天線。以便于定向掃描被充電設備。所述定向天線的信號角度在80度~200度之間。以便于劃分識別區域。
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設有至少兩個定向天線,至少兩個所述定向天線的有效信號區域在空間內存在疊合區域;
所述充電控制電路在至少兩個所述定向天線均掃描到已經匹配的被充電設備時,視為有效,即視為掃描到已經匹配的被充電設備;
只有一個所述定向天線掃描到已經匹配的被充電設備時,視為無效,即視為沒有掃描到已經匹配的被充電設備。
通過上述設計,可以更加有效、準確的在空間內劃分出有效的功能區域,進而允許墻壁插座式無線充電裝置,根據被充電設備距離無線充電裝置的遠近,選擇較近的一個墻壁插座式無線充電裝置對被充電設備充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電路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定向天線的一種排布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本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本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9935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