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山藥收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98109.5 | 申請日: | 2014-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319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賈文斌;丁漢鳳;王效睦;孔維國;辛富剛;郭長虹;王存娥;劉世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D13/00 | 分類號: | A01D13/00;A01D3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紀艷艷 |
| 地址: | 25010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山藥 收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山藥收獲機,屬于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山藥的收獲都由人工完成,山藥屬深根莖作物,根莖長,人工收獲時需要深挖溝才能將山藥的根莖完整挖出,所以,人工收獲作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雖然有利用各種開溝裝置進行挖掘的試驗,但因山藥根莖較脆,開溝挖掘易造成山藥斷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山藥收獲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山藥收獲機,包括機架、升降機構和鉆土機構,鉆土機構包括電機、電機座和鉆桿,電機經電機座與機架連接,鉆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鉆桿體、過渡段和鉆頭,鉆桿體為中空結構,且外部具有第一螺旋葉片,過渡段為錐臺結構,且外表面具有第二螺旋葉片;升降機構包括內套管和油缸,內套管設置在鉆桿體內且能上下移動,且內套管頂端與電機座相連,油缸的缸體設置在鉆桿體內,油缸的缸桿與電機座連接。
上述山藥收獲機中,機架包括框架體、設置在框架體下方的連接腿和固定在連接腿上的行走輪,框架體上設置有扶手。
上述山藥收獲機中,框架體為矩形框架結構。
上述山藥收獲機中,框架體材質為鋁合金。
上述山藥收獲機中,鉆桿體及過渡段為碳纖維復合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設有電機帶動鉆土機構鉆土,并配合升降機構使鉆桿下移,將山藥的根莖完整挖出,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中1.?電機,2.?扶手,?3.?電機座,4.?框架體,5.連接腿,6.?行走輪,7.?內套管,8.?缸桿,9.?鉆桿體,10.?缸體,11.?第一螺旋葉片,12.?第二螺旋葉片,13.?過渡段,14.?鉆頭。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一種山藥收獲機,包括機架、升降機構和鉆土機構,鉆土機構包括電機1、電機座3和鉆桿,電機1經電機座3與機架連接,鉆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鉆桿體9、過渡段13和鉆頭14,鉆桿體9為中空結構,且外部具有第一螺旋葉片a,過渡段13為錐臺結構,且外表面具有第二螺旋葉片12;升降機構包括內套管7和油缸,內套管7設置在鉆桿體9內且能上下移動,且內套管7頂端與電機座3相連,油缸的缸體10設置在鉆桿體9內,油缸的缸桿8與電機座3連接。
本實施例中,機架包括框架體4、設置在框架體4下方的連接腿5和固定在連接腿5上的行走輪6,框架體4上設置有扶手2。
本實施例中,框架體4為矩形框架結構。框架體4材質為鋁合金。
本實施例中,鉆桿體9及過渡段為碳纖維復合材料。
工作過程如下:
電機1輸出動力傳遞給鉆桿使其轉動,鉆頭14先在地面上打孔,通過過度段13將孔擴大,同時油缸工作使內套管7向下滑動,從而使鉆桿體9旋轉入土將山藥從土中挖出,實現了山藥收獲作業機械化。可以將山藥根莖連同其周圍的土同時挖出,所以,不會造成山藥斷裂。
以上僅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優選實施方式,本領域人員可以根據上述描述作出許多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心,未經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981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聯合收獲打捆機的上排草輸送通道及防堵塞裝置
- 下一篇:一種管道施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