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92418.1 | 申請日: | 2014-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527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毓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毓智 |
| 主分類號: | F03B13/26 | 分類號: | F03B1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升降 葉輪 潮流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潮流發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潮流能作為海洋能的一種,其資源豐富,在確定的海域潮流能量能夠準確預測,能量相對穩定,波動性約為波浪能的五百分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起,海洋潮流能和波浪能利用在技術上的發展十分迅速,發電裝置的結構形式多樣,可分為水平軸葉輪式、垂直軸葉輪式、振蕩式,樁基式、坐底式、懸浮式、漂浮式、有導流罩式和無導流罩式等。其工作原理是:水流推動葉輪繞主軸旋轉,將水流動能轉化為旋轉機械能,然后通過傳動系統驅動發電機發電,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由于水流速度的不穩定性,葉輪的轉動是變速的,發電機輸出電能需通過變頻器等電氣系統實現穩頻穩壓后送入區域電網或獨立電力負載。發電機一般置于水下,密封難度大、成本高,能量利用率低等缺陷,故未能大面積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能根據漲退潮水位自動升降的水輪,利用潮流能推動水輪轉動,壓縮空氣儲存能量與均勻釋放能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包括多根固定樁、多根支架、葉輪、升降平臺、葉輪軸、一對橫梁、多個自動升降機、多根升降螺桿、空壓系統、主動輪、空壓機、多條升降導槽、從動輪、伸縮輸氣管、固定輸氣管、陸地儲氣及發電系統;所述的多根固定樁埋入海底面以下,所述的多根支架與所述的多根固定樁的頂端對應連接;所述的升降平臺設置在所述的多根支架上,所述的葉輪通過所述的葉輪軸與所述的空壓系統分別安置在所述的升降平臺上,所述的多根支架的頂面垂直于潮水的流向分別設有所述的一對橫梁,所述的多個自動升降機分別置于所述的一對橫梁上,所述的多根升降螺桿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多個自動升降機上,并與所述的升降平臺連接,所述的多個自動升降機分別通過所述的多根升降螺桿控制所述的升降平臺的升降,所述的多條升降導槽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多根支架與所述的升降平臺之間,所述的升降平臺與所述的多條升降導槽滑動連接,所述的葉輪軸上設有所述的主動輪,所述的主動輪與所述的從動輪嚙合連接,所述的從動輪與所述的空壓機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空壓機的另一端與所述的伸縮輸氣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的伸縮輸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固定輸氣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的固定輸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的陸地儲氣連接,所述的陸地儲氣與所述的發電系統連接。
上述的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其中,所述的葉輪與所述的自動升降機在豎直方向同步移動。
上述的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其中,所述的伸縮輸氣管上設有活動關節,所述的伸縮輸氣管通過所述的活動關節在豎直方向上伸縮。
上述的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其中,所述的空壓機上設有進氣口及排氣口,所述的空壓機全封閉,所述的空壓機的傳動軸為防水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葉輪只要有潮流推動就可壓縮空氣發電,具有換能效力高、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抗風浪強、建設快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的結構透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的結構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葉輪潮流能發電系統的空壓系統與輸氣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毓智,未經徐毓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924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芯片圖像識別裝置
- 下一篇:脫扣電磁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