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翅片式冷凝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89421.8 | 申請日: | 2014-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82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盧盛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聯合冷熱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4 | 分類號: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羅曉林;李志強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翅片式 冷凝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翅片式冷凝器。
背景技術
翅片式兩排及其以上排數的冷凝器中,其流路設計較為隨意,各冷凝回路的長度不均,通常情況下,當冷媒在冷凝管中經由各流路最終流到冷凝管的出口后,通過并聯設置在換熱器下端的多根過冷管進行匯總,匯總后的冷媒經節流部件進行節流后最終進入蒸發器中,而由于采用的過冷管太長,且流程阻力過大,因此使流經各流路的冷媒在混合時的熱量損失較大。
此外,傳統的翅片式冷凝器流路設計時,未注意進氣總管和出液總管位置、冷媒流路形式和冷媒流速對換熱器性能的影響,存在冷媒流速過低,冷媒分流不均導致換熱不均,在變工況下存在積液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翅片式冷凝器,通過將流路設計為倒U形,提高換熱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翅片式冷凝器,包括進氣總管、出液總管及沿氣流方向設置的兩排冷凝管,其中一排冷凝管位于迎風側,另外一排冷凝管位于背風側,所述兩排冷凝管呈倒U形排布,進氣總管與背風側的冷凝管連接,出液總管與背風側的位于底部的翅片管式冷凝器連接。
所述出液總管還連接有過冷管。
所述進氣總管位于冷凝管的中間位置。
所述兩排冷凝管中劃分成多個冷凝回路,冷凝回路中的冷凝管串聯連接,各冷凝回路的進氣端均與進氣總管連接,各冷凝回路的冷媒出口均與過冷管連接。
所述各冷凝回路內的位于底部的冷凝管均連接有過冷管。
所述冷凝回路包含背風側的冷凝管和迎風側的冷凝管。
所述各個冷凝回路中所包含的冷凝管的數量相同,且各個冷凝回路的長度保持一致。
所述背風側的冷凝管和迎風側的冷凝管的數量相同。
本實用新型將流路形式設為倒“U”型形式,底部增設可使冷媒過冷的過冷管,翅片式冷凝器的換熱性能得到提高的同時,增加了冷媒的過冷度,可有效減少換熱器的換熱面積,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翅片式冷凝器,包括進氣總管2、出液總管1及沿氣流方向設置的兩排冷凝管4,該兩排冷凝管包含若干根冷凝管,其中一排冷凝管位于迎風側,另外一排冷凝管位于背風側,并且背風側的冷凝管的數量與迎風側的冷凝管的數量相同,所述兩排冷凝管呈倒U形排布,進氣總管2與背風側的冷凝管4連接,并且該進氣總管設置在背風側的所有冷凝管的中間位置,出液總管與背風側的位于底部的翅片管式冷凝器連接。兩排冷凝管中劃分成多個冷凝回路3,冷凝回路3中的冷凝管串聯連接,各冷凝回路的進氣端均與進氣總管連接,各冷凝回路的冷媒出口均與過冷管連接,進氣總管往各冷凝回路輸入氣體。冷凝回路包含背風側的冷凝管和迎風側的冷凝管,并且各個冷凝回路中所包含的冷凝管的數量相同,且各個冷凝回路的長度保持一致。
此外,各冷凝回路的位于底部的冷凝管連接有過冷管5,且各冷凝回路的冷媒出口均與出液總管1相連通,使得各冷凝回路輸出的冷媒均進入出液總管。出液總管1還連接有過冷管6,使得各冷凝回路輸出的冷媒先進入該過冷管后再進入出液總管。各冷凝回路的冷媒全部匯集到最底部時在進入到出液總管前再次進入與出液總管相連接的過冷管中,從而提高過冷度,使換熱性能得到提升。
在本實施例中,如附圖1和2所示,冷凝回路中包含5根冷凝管,并且各冷凝回路從上而下排布,各個冷凝回路相連通,且各冷凝回路的冷媒輸出最終匯集到最底部的出液總管中,經該出液總管排出。由于本實施例中將出液總管設置在所有冷凝管的最底部,保證了液態冷媒能夠順暢的排出,在變工況下不存在積液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中,由于進氣總管位于背風側的各冷凝管的中間位置,當壓縮機將高溫高壓的氣態冷媒排入到進氣總管內時,該氣態冷媒經進氣總管進入到各冷凝回路的冷凝管中,分成多路流動。高壓高溫氣態冷媒在冷凝管中的冷凝過程存在三種狀態,前部分為氣態,中間部分為氣液兩相,后部分為液態。即剛由進氣總管輸出時為氣態,隨著在冷凝管中放熱而形成氣液混合,到最后完全成為液態冷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聯合冷熱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聯合冷熱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894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