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組臥式結構的積木化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87716.1 | 申請日: | 2014-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15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德周;張文秀;劉威;劉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德周;張文秀;劉威;劉韜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組 臥式 結構 積木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領域;針對的問題是:如何根據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的特點,設計出一組臥式結構的積木化模塊;把這組臥式結構的積木化模塊堆碼起來,就是臺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的終端水處理產品的主體架構;在這個主體架構中,嵌入相關輔件,裝入所需的濾料,便是臺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的凈水站,而且技術指標達到我國凈水工程技術標準JB/T2032-1999。
背景技術
<中國經濟周刋>2013年第二期,在“自來水安全嗎?”一文中報導:由于水源遭受污染,全國4467個自來水廠中,80%的自來水廠只有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后,才能使出廠水質達到106項新國標的要求;但到目前為止,全國僅有北京等地的部分自來水廠采用這一技術,它們僅僅占自來水廠總數的2%左右;由于恢復生態環境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和提升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的資金從何處而來,都是個難題,所以想讓百姓們打開自來水龍頭就能直接飲用,要等幾十年!
為讓小區居民和各企事業單位的人們很快喝上安全健康的水,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團隊,此前根據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的特點,發明了<一種臥式結構的積木化模塊>(ZL?201420148875.6;發明專利申請號2014?1?0123558.9);這一專利技術適用于建造較大型的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凈水站,因為:此時包括活性炭在內的各種濾料用量較大,為方便日常對它們進行反沖、再生及更換,該項專利在主體架構中專門設置了預處理濾料桶和主處理濾料桶這兩個獨立的模塊。
對于居民小區和各企事業單位來講,在人數上的差異極大:大的單位,人數數以萬計、十萬計;小的單位,人數幾十人、幾百人;由于小單位的數量極其龐大,所以,為小單位量身定制一座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的凈水站,有著重大的意義。
發明內容
發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建設小微型的臭氧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凈水站,專門設計一組臥式結構的積木化模塊來完美地解決小單位人員的健康飲水問題,把產品的“私人定制”推向更高的水平。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措施如附圖1所示:
一組臥式結構的積木化模塊包括:箱體池(1)、砂床凳(2)、炭床凳(3)和箱體頂蓋(4);
所述箱體池(1),由箱體外壁(11)、一號橋式隔板(12)、溢流墻板(13),和二號橋式隔板(14)組成;且溢流墻板(13)的高度,低于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一號橋式隔板(12)和二號橋式隔板(14);而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一號橋式隔板(12)和二號橋式隔板(14)的高度,低于箱體外壁(11)的頂端;
所述箱體外壁(11)一側的上部設有進水孔(111)、下部設有泄流孔(112)和進氣孔(113);在對應的箱體外壁(11)另一側中部偏下設有凈水出水孔(114);
所述箱體外壁(11)和一號橋式隔板(12)構成的容器空間,叫做預處理池(A);所述一號橋式隔板(12)和溢流墻板(13)構成的容器空間,叫做臭氧爆氣池(B);所述溢流墻板(13)和二號橋式隔板(14)構成的容器空間,叫做臭氧生物活性炭池(C);所述二號橋式隔板(14)和箱體外壁(11)構成的容器空間,叫做凈水池(D);
所述砂床凳(2),由布滿篩孔的砂床凳面(21)和支撐砂床凳面的砂床凳柱(22)組成;
所述炭床凳(3),由布滿篩孔的炭床凳面(31)和支撐炭床凳面的炭床凳柱(32)組成;
其特征是:
所述砂床凳(2),置于預處理池(A)對應的箱體池(1)的底板之上;且砂床凳面(21)的四周,與其相對應的預處理池(A)內壁的四周之間的空隙,大于0小于2毫米;且砂床凳面(21)的高度,高于一號橋式隔板(12)的底端平面;
所述炭床凳(3),置于臭氧生物活性炭池(C)對應的箱體池(1)的底板之上;且炭床凳面(31)的四周,與其相對應的臭氧生物活性炭池(C)的內壁四周之間的間隙,大于0小于2毫米;且炭床凳面(31)的高度,高于二號橋式隔板(14)的底端平面;
所述箱體頂蓋(4),置于箱體外壁(11)的頂端之上。
為確保產品技術性能達到JB/T2032-1999的技術標準要求,應遵循下述LML公式,進行相關的產品設計:
W/S<10米/時且
H/(W/S)>12分鐘;
式中:W---凈水最大出水量(通過模擬測試獲取)
S---炭床凳面(31)面積的最小設計值
H---活性炭濾料總高度的最小設計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德周;張文秀;劉威;劉韜,未經劉德周;張文秀;劉威;劉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877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攤鋪翻拋式污泥處理裝置
- 下一篇:車輛的置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