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更換快插桿的隔膜增壓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87583.8 | 申請日: | 2014-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755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均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均城 |
| 主分類號: | F04B43/02 | 分類號: | F04B43/02;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42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更換 快插桿 隔膜 增壓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快插桿與隔膜增壓泵的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可更換快插桿的隔膜增壓泵。
背景技術
目前,已公知帶有快插桿隔膜增壓泵的快插桿的結構主要是從模具上直接與泵頭整體注塑而成(如圖1所示)。而絕大部分隔膜增壓泵的生產廠家所使用的泵頭的材質都是采用尼龍加玻纖的改性塑料通過注塑的工藝加工而成。此材料的特性是鋼性好,抗疲勞度強,但由于其屬于改性塑膠類的材質,材料生產的過程中添加了其它的填充料,故其材料密度小,容易吸收水分(特別是接觸水后,更為明顯)。一旦吸收水分后,其鋼性及韌性就會自然地下降,由于此快插桿的直徑小(一般只有6.5毫米左右),而且又是空心的(如圖2所示),所以在生產及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斷裂的現象發生,嚴重地威脅到使用者的財產安全。由于快插桿與泵頭是整體的,所以一發生斷裂現象整臺增壓泵就不能用了。再者,一般的快接式的水管接頭都有一個用鋒利的金屬片做成的防脫爪子,因此在插拔的水管接頭的過程中很容易將增壓泵的快插桿刮傷而導致滲漏的現象發生,一旦有滲漏的現象發生,整臺增壓水泵也不能使用了。這樣,從節約成本的角度來看也是非常不合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更換快插桿的隔膜增壓泵,采用了分體連接的設計,故快插桿可另選其它可靠的材料(一般用PP)來加工,其密度系數大,韌性好,沒有吸收水分的現象的產生,能有效防止快插桿折斷的機會,杜絕了漏水現象的發生,且安裝方便、工藝簡單、實用可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更換快插桿的隔膜增壓泵,包括泵頭、快插桿、快插桿固定螺絲和密封圈,快插桿設置在泵頭的兩端的進出水口處,密封圈套接在快插桿的根部,在所述快插桿上靠近根部位置設置有安裝臺,在所述安裝臺上設置有快插桿固定孔,快插桿固定螺絲穿過快插桿固定孔與增壓泵泵頭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密封圈設置在泵頭的進出水口與快插桿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的快插桿的根部與密封圈套接,且密封圈還與泵頭的進出水口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泵頭與快插桿為分體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分體連接的設計,故快插桿可另選其它可靠的材料(一般用PP)來加工,其密度系數大,韌性好,沒有吸收水分的現象的產生,能有效防止快插桿折斷的機會,杜絕了漏水現象的發生,且安裝方便、工藝簡單、實用可靠,即使是在插拔水管接頭的過程中刮傷了快插桿,只要重新更換快插桿整臺增壓泵就可以使用了,不會整臺增壓泵報廢,從而節約了成本。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快插桿隔膜增壓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快插桿隔膜增壓泵的快插桿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快插桿與隔膜增壓泵進出水口的連接零部件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3和圖4,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更換快插桿的隔膜增壓泵,包括泵頭1、快插桿2、快插桿固定螺絲3和密封圈4,快插桿2設置在泵頭1的兩端的進出水口處,密封圈4套接在快插桿2的根部,在所述快插桿上靠近根部位置設置有安裝臺,在所述安裝臺上設置有快插桿固定孔,快插桿固定螺絲3穿過快插桿固定孔與增壓泵泵頭1連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密封圈4設置在泵頭1的進出水口與快插桿2之間,增加密封效果,杜絕了漏水現象的發生。所述的快插桿2的根部與密封圈4套接,且密封圈4還與泵頭1的進出水口連接。
此外,所述的泵頭1與快插桿2為分體式結構。
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了分體連接的設計,故快插桿可另選其它可靠的材料(一般用PP)來加工,其密度系數大,韌性好,沒有吸收水分的現象的產生,能有效防止快插桿折斷的機會,杜絕了漏水現象的發生,且安裝方便、工藝簡單、實用可靠。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均城,未經黃均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875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