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干熄焦提升機的電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87342.3 | 申請日: | 2014-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854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姚戰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B39/02 | 分類號: | C10B39/02;C10B41/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楊耀田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干熄焦 提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干熄焦工程的紅焦運輸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干熄焦提升機的電控裝置。
背景技術
提升機是干熄焦工程的紅焦運輸設備之一,通過提升機把裝入紅焦的焦罐轉移到干熄爐內,再把空焦罐轉移到運輸車上。其工藝過程表現為滿載上升,輕載下放。
以往提升機的電控裝置,是整流回饋+逆變器的模式,即:交流進線電源1經過進線隔離開關2、進線電抗器3進入整流回饋裝置4,經過整流,直流電源5接入逆變器6,逆變為不同頻率的電壓,送到電機7,電動機工作在電動狀態,提升負載。當負載下降時,倒拉電機,電機工作在發電狀態,下降產生能量轉變為電能,經整流回饋裝置逆變為工頻電壓,回饋電網。
該方案中整流回饋裝置4的容量選擇既要滿足上升時電機電動狀態下的出力要求,又要滿足下降時電機在發電狀態下的回饋要求,所以在選擇整流回饋裝置時的容量時,應按電機出力最大狀態選擇,這樣增加了設備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干熄焦提升機的電控裝置,解決現有提升機電控裝置增加了設備成本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干熄焦提升機的電控裝置,包括:交流進線電源、進線隔離開關、進線電抗器、整流回饋裝置、直流電源、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進線電源經Ⅰ號進線隔離開關與Ⅰ號進線電抗器連接,Ⅰ號進線電抗器與整流回饋裝置連接;所述交流進線電源經Ⅱ號進線隔離開關與Ⅱ號進線電抗器連接,Ⅱ號進線電抗器與變頻器連接,變頻器經過整流和逆變與電機連接,同時,變頻器的直流母線與整流回饋裝置的直流電源連接,整流回饋裝置把回饋電壓逆變為工頻電壓,回饋電網。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兩種技術方案都是為干熄焦提升機提供動力源,現有技術的方案采用的整流回饋裝置,既要有提升電動狀態下的整流功能,又要提供發電狀態下的回饋功能,所以選型要滿足最大狀態的電機容量,即上升狀態所需功率要求。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把逆變器更換為變頻器,電動狀態下的功率由變頻器提供,發電狀態下整流回饋裝置自動檢測,回饋能量,這時所需功率小,節約了設備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電路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體現本實用新型特征與優點的典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如圖2所示,一種干熄焦提升機的電控裝置,包括:交流進線電源1、進線隔離開關2、進線電抗器3、整流回饋裝置4、直流電源5、電機7,所述交流進線電源1經Ⅰ號進線隔離開關21與Ⅰ號進線電抗器31連接,Ⅰ號進線電抗器31與整流回饋裝置4連接;所述交流進線電源1經Ⅱ號進線隔離開關22與Ⅱ號進線電抗器32連接,Ⅱ號進線電抗器32與變頻器8連接,變頻器8經過整流和逆變與電機7連接,同時,變頻器的直流母線與整流回饋裝置的直流電源5連接,整流回饋裝置4把回饋電壓逆變為工頻電壓,回饋電網。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交流進線電源經過進線隔離開關、進線電抗器,一路進入整流回饋裝置,一路接入變頻器,變頻器經過整流和逆變,提供不同頻率的電壓,送到電機,電機工作在電動狀態,提升負載;當負載下降時,倒拉電機,電機工作在發電狀態,下降產生能量轉變為電能,經過變頻器的直流母線接入整流回饋裝置,整流回饋裝置把回饋電壓逆變為工頻電壓,回饋電網。
本實用新型采用整流回饋(AFE)+變頻器的控制方案,當系統電流大于設置值,整流回饋裝置整流回路進行封鎖,不提供電機電動過程所需能量,由變頻器控制電機工作,系統母線電壓升高,整流回饋裝置進入回饋工作狀態。這樣,在設備選型時只根據設備回饋所需容量來選擇整流回饋裝置的型號規格,遠遠小于現行方案的容量。
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多種形式具體實施而不脫離發明的精神或實質,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限于前述的細節,而應在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廣泛地解釋,因此,落入權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圍內的變化和改型都應為權利要求所涵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8734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彈殼加工工藝
- 下一篇:一種座椅移動座框的焊接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