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頻整流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83002.3 | 申請日: | 2014-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90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肖飛;李彥芳;張園;楊梅菊;李貴軍;王丹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人天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眾志華清知識產權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張明月 |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頻 整流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頻整流模塊,屬于無線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信電源作為通信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安全、可靠、高效、穩定、不間斷地向通信設備提供能源。目前,通信電源大多采用高壓直流供電系統,高壓直流供電系統通常由交流配電部分、高頻整流模塊、直流配電部分和監控單元組成。高壓直流供電系統克服了傳統混合式供電系統的缺點,已成為通信電源的一個新的研究和發展方向,但目前所采用的高頻整流模塊普遍存在下列問題:開關管開關時四只主開關管D(漏極)和S(源極)兩端電容均參與諧振,造成輸出整流管反向恢復引起較大電壓尖峰,并會產生高頻電磁干擾,對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形成一定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頻整流模塊,它具有輸出電壓穩定、工作可靠性高等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頻整流模塊,包括前級三相整流橋PFC電路和后級DC/DC變換電路,DC/DC變換電路包括ZVS三電平半橋電路,ZVS三電平半橋電路包括依次串聯在橋臂正負極之間的超前管Q1、滯后管Q2、滯后管Q3和超前管Q4,在超前管Q1和滯后管Q2連接的節點與滯后管Q3和超前管Q4連接的節點之間連接飛跨電容CSS,滯后管Q3和超前管Q4連接的節點與箝位二極管D8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8的負極與箝位二極管D6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6的負極與超前管Q1和滯后管Q2連接的節點連接;箝位二極管D8的兩端并聯電容C6;箝位二極管D6的兩端并聯電容C5;箝位二極管D8和箝位二極管D6連接的節點與箝位二極管D5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5的負極與滯后管Q2和滯后管Q3連接的節點連接;滯后管Q2和滯后管Q3連接的節點與箝位二極管D7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7的負極與箝位二極管D8和箝位二極管D6連接的節點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在加箝位二極管的零電壓開關脈寬調制(PWM)三電平直流變換器拓撲的基礎上,加入了滯后管箝位電路,D5?、D6?、D7?、D8、?C5、?C6共同組成了滯后管Q2和滯后管Q3的箝位電路。當滯后管Q2和滯后管Q3關斷后,將其D(漏極)和S(源極)兩端端電壓箝位至飛跨電容CSS,有效減小了滯后管Q2和滯后管Q3關斷后的電壓尖峰,?Cb為隔直電容,其作用是防止直流分量進入變壓器導致變壓器飽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DC/DC變換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目前所采用的高頻整流模塊工作波形;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波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3所示的實施例可知,本實施例包括前級三相整流橋PFC電路和后級DC/DC變換電路,DC/DC變換電路包括ZVS三電平半橋電路,ZVS三電平半橋電路包括依次串聯在橋臂正負極之間的超前管Q1、滯后管Q2、滯后管Q3和超前管Q4,在超前管Q1和滯后管Q2連接的節點與滯后管Q3和超前管Q4連接的節點之間連接飛跨電容CSS,滯后管Q3和超前管Q4連接的節點與箝位二極管D8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8的負極與箝位二極管D6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6的負極與超前管Q1和滯后管Q2連接的節點連接;箝位二極管D8的兩端并聯電容C6;箝位二極管D6的兩端并聯電容C5;箝位二極管D8和箝位二極管D6連接的節點與箝位二極管D5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5的負極與滯后管Q2和滯后管Q3連接的節點連接;滯后管Q2和滯后管Q3連接的節點與箝位二極管D7的正極連接,箝位二極管D7的負極與箝位二極管D8和箝位二極管D6連接的節點連接。
工作原理:
當電路處于將電容C2?充電至輸入電壓UIN的1/2時刻,箝位二極管D5?和箝位二極管?D8?導通,將電容?C2兩端電壓箝位至飛跨電容?CSS兩端,由于?CSS的容值較大,穩定運行時?CSS兩端電壓基本恒定為輸入電壓UIN的1/2?,所以該部分的箝位電路有效抑制了滯后管?Q2?的D(漏極)和S(源極)的電壓尖峰。同時在電容?C3?放電至零時,?寄生二極管D3?導通,因此可以零電壓開通滯后管?Q3?。此時輸入電壓UIN的1/2全部加在諧振電感?Lr?上,隔直電容Cb電流ip?和諧振電感?Lr電流?iLr?繼續線性減小,Dr1?和?Dr2?依然同時導通為負載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人天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人天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830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