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保溫茶壺提環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82002.1 | 申請日: | 2014-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581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萬盛保溫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19/14 | 分類號: | 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 地址: | 20160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溫 茶壺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容器,特別是一種保溫茶壺提環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現有的注塑工藝,模具加工和裝配工藝的限制,目前常規保溫茶壺的提環的連接結構。都不能起到提環阻尼的作用,提環左右擺動太過靈活,市場上能看到的大至有兩種如下:
一種是直接用鉚釘形式將提環固定在肩上,沒有阻尼和耐磨功能,筒身容易左右搖擺,壺嘴對準杯口困難。此結構型式提環表面鍍層容易被破壞,倒水時也容易倒出杯口。參見圖1。
另一種是提環孔的兩側面裝有耐磨塊,用螺釘形式將提環固定在連接件,連接件內部沒有設阻尼功能。筒身容易左右搖擺,壺嘴對準杯口困難。雖然提環表面鍍層起到保護,但此結構型式倒水時也容易倒出杯口。參見圖2。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已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保溫茶壺提環的連接結構。包括:連接件、提環、肩、限位塊、耐磨塊、硅膠彈塊、鉚釘、螺釘,其特征在于連接件為U形結構,中間設有一連接提環的連接孔,底部設有固定孔,前后兩個連接件經螺釘穿過固定孔固定在塑料肩上,提環兩邊末端各設有一提環孔,提環經鉚釘穿過提環孔及連接件上的連接孔與連接件連接為一體。連接件U形的內側底部設有限位塊和硅膠彈塊,限位塊與提環底部相抵,硅膠彈塊與限位塊相抵。利用硅膠彈塊的彈性性能,通過限位塊頂住提環的底部,這樣在使用時左右搖擺到上止點時起到阻尼作用,當提環擺到上止點時使用者提起倒水時,因為有阻尼,筒身不會隨意擺動,所以壺嘴容易對準杯口,倒水時水不容易灑出。提環孔的兩側邊都裝有耐磨塊,耐磨塊外側面與連接件連接孔的兩邊內側面接觸,從而保證提環在使用過程中左右擺動時連接件不會擦傷提環側面。提環與鏈接件是通過鉚釘形式連接,其結構穩定,且不容易松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使用方便,簡單可靠,確保提環的連接部位不易產生松動,使得整體結構牢固度好,筒身不會隨意擺動,壺嘴容易對準杯口,倒水時水不容易灑出杯外。
附圖說明
圖1一種傳統的保溫茶壺提環的連接結構;
圖2另一種傳統的保溫茶壺提環的連接結構;
圖3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提環、2鏈接件、3耐磨塊、4鉚釘、5限位塊、6硅膠彈塊、7自攻螺釘、8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參見圖3,連接件2為U形結構,由鋅合金制成,中間設有一連接提環的連接孔,底部設有固定孔,前后兩個連接件2經自攻螺釘7穿過固定孔固定在塑料肩8上,提環1兩邊末端各設有一提環孔,提環1經鉚釘4穿過提環孔及連接件2上的連接孔與連接件2連接為一體,提環孔的兩側邊都裝有耐磨塊3,耐磨塊3外側面與連接件2連接孔的兩邊內側面接觸,從而保證提環1在使用過程中左右擺動時鋅合金連接件2不會擦傷提環1側面。連接件2的U形的內側底部設有限位塊5和硅膠彈塊6,限位塊5與提環1底部相抵,硅膠彈塊6與限位塊5相抵。利用硅膠彈塊6的彈性性能,通過限位塊5頂住提環1的底部,這樣在使用時左右搖擺到上止點時起到阻尼作用,當提環1擺到上止點時使用者提起倒水時,因為有阻尼,筒身不會隨意擺動,所以壺嘴容易對準杯口,倒水時水不容易灑出。提環1與鋅合金鏈接件2是通過鉚釘4形式連接為一體,其結構穩定,且不容易松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萬盛保溫容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萬盛保溫容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82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