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側卸式集棉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81908.1 | 申請日: | 2014-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697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同;石磊;吳崇友;陳長林;孫勇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D46/08 | 分類號: | A01D46/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閆彪 |
| 地址: | 21001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側卸式集棉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棉花采收裝置,尤其是一種側卸式集棉箱,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棉花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棉花采收用工量多、勞動強度大,因此發展機采棉是棉花生產的必然之路。
申請人曾提出申請號為201210034575.6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本發明涉及一種自控集棉箱,屬于農產品收獲儲存設施技術領域。該集棉箱的集棉箱體開口端相鄰的一側通過支撐懸臂鉸支在底盤架上,底盤架上鉸支升降油缸的支撐端,升降油缸的伸縮端鉸支在集棉箱體上,支撐懸臂通過與鉸支在集棉箱體上的V形變向桿的一支鉸接,V形變向桿的另一支與拉桿的一端鉸接,拉桿的另一端與轉位輸送鏈的一端鉸接,轉位輸送鏈的另一端與定位輸送鏈銜接,定位輸送鏈位于集棉箱體的底側。該技術方案以巧妙合理的結構在實現集棉箱體上升轉位動作的同時,還實現了輸送鏈的合理銜接,從而可以高效卸棉,且便于轉接運輸設備可以處于集棉箱體下方,避免棉花掉落地面。
然而在實踐中發現,上述現有集棉箱存在以下缺點:首先,只適合向后卸棉,與運輸車的配合很難,且駕駛員看不到卸棉的狀態,無法掌控卸棉效果,往往影響卸棉效率,容易將棉花卸出運輸車外;其次,籽棉與輸送鏈直接接觸,極易造成籽棉纏繞和污染;另外,卸棉時,籽棉輸送過程中容易向兩側溢出,掛繞在拉桿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主要缺點,提出一種側卸式集棉箱,從而方便卸棉操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以避免籽棉與輸送鏈接觸以及籽棉從兩側溢出的側卸式集棉箱,從而確保卸棉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首要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側卸式集棉箱的基本結構為:包括具有開口端的集棉箱體(15),所述集棉箱體(15)開口端相鄰的一側通過支撐懸臂(2)鉸支在底盤架(1)上,所述底盤架(1)上鉸支升降油缸(3)的支撐端,所述升降油缸(3)的伸縮端鉸支在集棉箱體(15)上,所述支撐懸臂(2)與連桿(12)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12)的另一端與鉸支在集棉箱體上的V形變向桿(13)的一支鉸接,所述V形變向桿(13)的另一支與拉桿(14)的一端鉸接,所述拉桿(14)的另一端與轉位輸送鏈(17)的一端鉸接,所述轉位輸送鏈(17)的另一端與定位輸送鏈(5)銜接,所述定位輸送鏈(5)位于集棉箱體與開口端相鄰的一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懸臂(2)與底盤架(1)鉸支點位于底盤架(1)行進方向側,所述集棉箱體(15)的前側上部開有矩形的入棉口(a),所述入棉口(a)遠離V形變向桿(13)的一下角鉸支閘板(b)的一端,所述閘板(b)的底邊具有與聯動輪(c)構成凸輪副的閉閘曲線軌道,所述聯動輪(c)安裝在V形變向桿(13)與拉桿(14)鉸接的一支上;當所述升降油缸(3)處于收縮狀態時,所述集棉箱體(15)落下處于裝載狀態,且其背離開口端的一側水平依靠在底盤架(1)上,所述轉位輸送鏈(17)處于與直立狀定位輸送鏈(5)異面的收折位置,所述聯動輪(c)隨V形變向桿(13)處于降位,所述閘板(b)受凸輪副約束處于開啟入棉口(a)狀態;當所述升降油缸(3)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集棉箱體(15)升起處于卸棉狀態,所述開口端處于直立位置,所述轉位輸送鏈(17)處于與水平狀定位輸送鏈(5)共面的水平位置,所述聯動輪(c)隨V形變向桿(13)處于升位,所述閘板?(b)受凸輪副約束處于關閉入棉口(a)狀態。
采用本實用新型后,僅因為將支撐懸臂與底盤架鉸支點由原先位于底盤架行進方向兩側改為位于行進方向側,從而使卸棉機構轉向90°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后卸變為側卸后,原先頂部入棉的結構將對集棉箱體的轉位卸棉形成運動障礙,而將入棉口設置在集棉箱體側面雖然可以避免運動干涉,卻會在卸棉時漏棉。本實用新型不僅因為改變支撐懸臂與底盤架鉸支方位,為實現卸棉奠定了機械基礎,而且借助具有閉閘曲線軌道的閘板在卸棉時關閉入棉口妥善解決了“漏棉”問題,尤其是閘板的驅動巧妙嫁接在原有驅動卸棉的V形變向桿上并與之聯動,因此十分合理。
為了達到進一步的目的,所述集棉箱體(15)的開口端(L)鄰近拉桿(14)與轉位輸送鏈(17)鉸接點(j)的一端朝集棉箱體(15)內開有與鉸接點(j)運動軌跡適配的蛇形口(e),所述轉位輸送鏈(17)朝向集棉箱體(15)的一側裝有從內部朝外罩住所述轉位輸送鏈(17)的門翼板(f)。
進一步,所述集棉箱體(15)落下處于裝載狀態時,所述門翼板(f)處于將集棉箱內腔與蛇形口(e)隔離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未經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819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繩孔配合封口的設有提手孔與內置提手繩的紙袋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茶盤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