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手機支架的充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75598.2 | 申請日: | 2014-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450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福;王慶祿;周高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慶福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4M1/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247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手機 支架 充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訊工具充電器領域,具體涉及帶有手機支架的充電器。
背景技術
手機,又名移動電話,可以握在手上的移動電話機。是可以在較廣范圍內使用的便攜式電話終端。目前已發展至4G時代。數量已基本普及到每一個成年人。手機充電器是由一個穩定電源(主要是穩壓電源、提供穩定工作電壓和足夠的電流)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壓、限時等控制電路構成,主要是為蓄電裝置提供能量的設備。在生活領域被廣泛用于手機、相機、數碼等等常見電器。充電器是一個集儲電,升壓,充電管理于一體的便攜式設備。儲電介質一般采用鋰電電芯,因為鋰電電芯體積相對小巧,容量大,市場流通廣,價格適中,被廣泛用于數碼產品。鋰電的電壓在2.7-4.2V之間,電壓隨著電量的下降而下降。而2.7-4.2V的電壓是不能直接給其它數碼產品充電的,因為數碼產品的鋰電電壓也是2.7-4.2V,同電位的電壓之間是不能充電的。所以移動電源向外輸出電能是必須要有升壓系統,把2.7-4.2V的鋰電電壓升壓到5V,這樣就可以給其它數碼產品充電了,如手機、MP4、平板電腦、PSP等。當然,移動電源不是一次性設備,它可以反復使用數百次以上。所以當充電器電能使用完后,必須給移動電源充電。其原理和給手機充電一樣。連接到5V的USB電腦接口或USB充電器上即可給移動電源充電。所以移動電源內部還必須有充電管理系統。充電管理系統能根據鋰電的電壓,自動調節充電電流。過程有:預充,恒壓充電,和浮充充電等。目前,充電器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物件,配置于廣大手機用戶。然而,市場上出售的手機和充電器之間是通過數據線連接使用,二者之間相對分離。從手機的某些功能和使用習慣而言,依然存在改造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防止污物進入充放電插孔內造成污染的帶有手機支架的充電器,從而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這樣的技術方案:所述帶有手機支架的充電器,由手機支架、充電器內殼、充電器外殼、電源器件組成;其特征在于:充電器內殼與充電器外殼扣合,充電器內殼與充電器外殼之間安裝有電源器件,充電器內殼的兩側分別設有充放電插孔;充電器內殼的端部兩側分別設有凸塊對接孔;手機支架的端部兩側分別設有弧翼,弧翼的內側設有相向對稱的凸塊,凸塊與凸塊對接孔匹配,并保證手機支架以兩個凸塊為圓心,在大于90°的范圍內翻轉。
本實用新型所述帶有手機支架的充電器中,充放電插孔是指現有技術中常用的USB插孔和手機數據線插孔。電源器件是指現有技術中常用的穩定電源(主要是穩壓電源、提供穩定工作電壓和足夠的電流,例如:鋰電池)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壓、限時等控制電路。
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充電器內殼與充電器外殼之間安裝的電源器件除了具有充電器的全部功能外,同時為手機支架提供了重量適宜的基座。手機支架以兩個凸塊為圓心,在大于90°的范圍內翻轉,可以為手機提供橫向或者豎向的依托和支撐,以方便把手機作為視頻終端時使用。手機支架與充電器外殼對接后,二者組合成表面平整的整體結構,保證充電器內殼上設置的充放電插孔處于密封狀態,可以有效防止污物進入充放電插孔內,造成污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防止污物進入充放電插孔內,造成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具體結構的主視圖及局部陪視;
圖2是圖1所示A-A陪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所述帶有手機支架的充電器,由手機支架2、充電器內殼3、充電器外殼1、電源器件7組成;
其特征在于:充電器內殼3與充電器外殼1扣合,充電器內殼3與充電器外殼1之間安裝有電源器件7,充電器內殼3的兩側分別設有充放電插孔4;充電器內殼3的端部兩側分別設有凸塊對接孔5;
圖3所示,手機支架2的端部兩側分別設有弧翼21,弧翼21的內側設有相向對稱的凸塊6,凸塊6與凸塊對接孔5匹配,并保證手機支架2以兩個凸塊6為圓心,在大于90°的范圍內翻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慶福,未經王慶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755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