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繼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74822.6 | 申請日: | 2014-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897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舒小強;陳宜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市鄞州新馬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50/16 | 分類號: | H01H50/16;H01H50/54;H01H5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繼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控制器件,尤其涉及一種繼電器。
背景技術
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繼電器一般包括動靜簧片、基座、軛鐵、線圈、銜鐵、彈片等零部件,在繼電器的同類產品中,靜觸點與靜引出腳的連接方式主要為靜引出腳采用帶材,在帶材上沖一孔,然后觸點與此孔鉚接,產品與外部連接大多是快速連接方式,繼電器與負載連接不可靠;另外,同類產品的繼電器負載電流比較小,主要是靠動接觸簧片起主要的通電功能,若要增大負載電流,則相應的動接觸簧片的截面積就要做大,這會導致吸合不下來,而面積過小,則通電不順,導致簧片過熱減少彈性,使產品失效;一般繼電器的負載腳片與底板都是單獨體,再裝配成一體,這在大電流繼電器中,穩定性與牢固性不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連接可靠,穩固性好,負載電流大,通電能力好的繼電器。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繼電器,包括底板、鐵心、套有線圈的線圈架、軛鐵、銜鐵、動引出腳、靜引出腳、第一軟編織帶和第二軟編織帶,所述底板與動引出腳、靜引出腳一體注塑,所述鐵心依次穿過線圈架、軛鐵與底板相鉚接,所述軛鐵與銜鐵通過彈簧連接,所述銜鐵上設有動觸簧片,該動觸簧片的一端與銜鐵鉚合,另一端鉚合有匯流片和動觸點,所述靜引出腳上連有靜觸點,所述第一軟編織帶的一端與動引出腳焊接,另一端與動觸簧片焊接,所述第二軟編織帶的一端與動引出腳焊接,另一端與匯流片焊接。
進一步地,所述鐵心與底板的鉚接處設有墊片,該鉚接處填充有膠水,既增加了牢固性,又可以防止鐵心裸露而生銹。
進一步地,所述膠水為環氧樹脂膠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軟編織帶和第二軟編織帶的兩端均設有紫銅片,方便轉移電流,防止動觸簧片過熱影響彈性。
進一步地,所述靜引出腳與靜觸點過盈配合,增加了通電能力,而且連接牢固,可以實現負載引出腳與外部負載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靜引出腳和動引出腳的下端均設有圓柱螺紋,該圓柱螺紋上擰有螺母,可以增強通電能力,提高接觸可靠性。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下方設有線圈引出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結構緊湊,底板與動引出腳、靜引出腳一體注塑,通大電流時,可以避免靜引出腳與動觸點發生相對位移,提高可靠性,穩固性好,另外,鐵心依次穿過線圈架、軛鐵與底板相鉚接,使得鐵心、軛鐵、動觸簧片、動觸點與靜觸點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會因為外力、冷熱等外界因素而改變,提高接觸的可靠性,通大電流時,采用兩根軟編織帶導電,其中一根直接在動觸點邊上引出,使得動觸簧片的實際通電量與通電距離減少,并將大電流轉移到軟編織帶上,避免動觸簧片過熱影響彈性,增加產品通電能力,本發明設計合理,符合市場需求,適合大規模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解釋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市鄞州新馬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市鄞州新馬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748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勵磁閥式可控電抗器
- 下一篇:一種可控電抗器感應耐壓試驗電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