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簡易海洋平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571529.4 | 申請日: | 2014-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07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昱哲;朱柏軍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浙江海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簡易 海洋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上平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為一種簡易海洋平臺。
背景技術
海洋平臺為在海上進行鉆井、采油、集運、觀測、導航、施工等活動提供生產(chǎn)和生活設施的構(gòu)筑物。隨著國家走向深海,海洋平臺大量涌現(xiàn)。但是傳統(tǒng)的海洋平臺造價很高,而海洋存在許多小型的液燃氣或石油的勘探點。這些小型的貯藏點也需要開發(fā),但是如果用傳統(tǒng)的海洋平臺,顯然得不償失。因此有必要研發(fā)一種簡易海洋平臺。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簡易海洋平臺。
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簡易海洋平臺,包括3根立柱和3根橫梁;所述立柱相互平行且豎立設置;所述立柱頂端設置有甲板;所述甲板上設置有停車坪、控制室和鉆井器;所述3根橫梁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橫梁兩端均固定在立柱中部;所述橫梁下方固定有置物板和連接板;所述置物板有3個,且置物板穿設于立柱中部;所述置物板水平設置且呈正六邊形;所述連接板有1個,所述連接板為六邊形,所述連接板邊緣依次交替與相應的橫梁和置物板貼合。
所述置物板和連接板上均設置有徑向的分隔梁;所述相鄰分隔梁的交角為60°。
所述置物板的邊緣設置有凸條;所述凸條圍設成正六邊形。
所述置物板與立柱連接處開設有限位孔;所述立柱頂端設置有導線器;所述導線器上卷繞有系泊纜索;所述系泊纜索從導線器導出之后繞過限位孔孔從置物板下方穿出。
本海洋平臺,在控制造價的前提下,充分開發(fā)了可用空間,可用作執(zhí)行平臺開發(fā)液燃氣。也可用作為鋪設電纜的中轉(zhuǎn)站,放置一些必要的設備,作為向深海輻射的站點。還可用作維修井的井口,滿足基本維修所需的場地。本海洋平臺降低邊緣儲藏地的開發(fā)成本,極具經(jīng)濟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隔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立柱、2-甲板、3-控制室、4-停機坪、5-橫梁、6-置物板、7-連接板、8-分隔梁、9-凸條、10-限位孔、11-導線器、12-系泊纜索、13-鉆井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簡易海洋平臺,包括3根立柱1和3根橫梁5。所述立柱1相互平行且豎立設置。3根立柱1搭設成了海洋平臺,一方面減少了用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三角形的結(jié)構(gòu)較為穩(wěn)定。
所述立柱1頂端設置有甲板2;所述甲板2上設置有停機坪4、控制室3和鉆井器13。停機坪4用以停放直升機。控制室3設置,方便人們遠程控制海洋平臺的工作。
所述3根橫梁5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橫梁5兩端均固定在立柱1中部。橫梁5用以定位相鄰的立柱1,增強了海洋平臺的穩(wěn)定性,提高了海洋平臺抗風暴的能力。
所述橫梁5下方固定有置物板6和連接板7;所述置物板6有3個,且置物板6穿設于立柱1中部;所述置物板6水平設置且呈正六邊形;所述連接板7有1個,所述連接板7為六邊形,所述連接板7邊緣依次交替與相應的橫梁5和置物板6貼合。
所述置物板6和連接板7搭設成一個避風雨的空間,可用以存放一些小型設備,如發(fā)電機;或者用以存放一些救助物品,比如醫(yī)療器械等,做到空間的充分利用。
所述置物板6和連接板7上均設置有徑向的分隔梁8;所述相鄰分隔梁8的交角為60°。所述置物板6的邊緣設置有凸條9;所述凸條9圍設成正六邊形。分隔梁8和凸條9的設置,一方面增強了強度,另一方面分割了空間,防止物品在強風作用下的位移,進一步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
所述置物板6與立柱1連接處開設有限位孔10;所述立柱1頂端設置有導線器11;所述導線器11上卷繞有系泊纜索12;所述系泊纜索12從導線器11導出之后繞過限位孔10孔從置物板6下方穿出。系泊纜索12用以將船系靠在本海洋平臺。
本實用新型按照實施例進行了說明,在不脫離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裝置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應當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等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浙江海洋學院,未經(jīng)浙江海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71529.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