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70063.6 | 申請日: | 2014-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5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樹成;彭振華;周毅;韓輝;劉永峰;席莎;盧晶晶;陳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7/04 | 分類號: | G01B17/04;G08C17/0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穿越 不穩定 位移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針對管道沿線的不穩定斜坡開展專業監測時,一般可分為:針對管道變形的承災體監測、針對滑坡體的致災體監測,以及同時面向致災體和承災體的復合監測。以上監測屬于“專業監測”的范疇,需要以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為依托,測量準確性高,但費用也高。國內的各類監測服務機構已開發了基于光纖技術、振弦技術、差阻技術以及機械式監測技術的多種手段,取得一定監測預警效果,也積累了相當的實踐經驗。但這些技術無法廣泛應用于長輸油氣管道沿線普遍存在的潛在不穩定斜坡的中,存在監測成本過高、監測效能低下的問題,只能在“群防群測”的基礎上,有重點、有針對的開展“專業監測”。以國土資源部在三峽萬縣地區設立的滑坡光纖預警示范站為例,其技術的先進性在國內外均居前列,但單個坡體的監測設施建設成本高達700余萬元。即便考慮管道滑坡范圍較小、成本相應降低的因素,管道業主方也難以承受如此高昂的開支。當前較為流行的滑坡位移監測技術,應屬GPS地表位移監測。該技術可通過衛星傳遞監測數據,受地形地貌的影響較小,而且能夠實施連續不間斷的高頻次監測,成本也遠低于采用全自動監測機器人(瑞士徠卡)和光纖光柵技術。目前在管道滑坡災害監測上已經有了少量應用,預計隨著該技術的日益成熟、成本的逐漸降低,應用范圍也會越來越廣。但對于油氣管道沿線大量存在的、雖無滑坡征兆(或征兆尚不明顯)的管道途經的不穩定斜坡,其風險評級等級本身為“高”或“較高”,一旦演變為滑坡將帶來嚴重后果,仍需要較GPS更為簡易、更為低廉的監測手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其包括振弦式傳感器、傳感器測桿及管道抱箍;在地下部分,所述管道抱箍用于包裹管道,所述管道抱箍的外端設置有錨固件,所述錨固件連接所述傳感器測桿;所述傳感器測桿伸出地表,并與所述振弦式傳感器連接,用于測量其中高強度鋼弦諧振頻率的變化。
進一步地,所述管道抱箍與管體之間設置有保護性襯砌。
進一步地,所述管道抱箍外敷有防腐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傳感器測桿還設置有保護管,所述保護管與所述錨固件連接,伸出地表,用于將所述傳感器測桿包裹在內。
進一步地,所述振弦式傳感器還設置有傳感器保護罩,用于將所述振弦式傳感器包裹在內。
進一步地,還包括:遠程通信單元,所述遠程通信單元設在澆筑于地表的線纜井內,并與所述振弦式傳感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通過振弦式傳感器與傳感器測桿的配合,能夠發現不穩定斜坡演變為滑坡的前期征兆,具有較高的監測精度,位移精度達到±5mm。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埋在地下的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不穩定斜坡向滑坡演變的初期,管體位移總是小于周邊土體、因而產生相對位移;相對位移量的大小,能夠反映該處管道滑坡災害的風險程度。因此,參見附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埋地管道穿越不穩定坡體的管土位移監測裝置包括振弦式傳感器1、傳感器測桿3及用于包裹管道5的管道抱箍2。在地下部分:管道抱箍2環狀緊固于管道表面,管道抱箍2由帶有鎖止裝置的鋼質制成,與管體之間有保護性襯砌,管道抱箍2本身外敷防腐材料;管道抱箍2頂端的錨固件6連接一向上豎直直至地表4振弦式傳感器的保護管,即剛性連桿7。剛性連桿7中設置有傳感器測桿3(可以是鋼絲),剛性連桿7用于保護傳感器測桿3。傳感器測桿3與振弦式傳感器1連接,即當傳感器測桿3是鋼絲時,傳感器測桿3與振弦式傳感器1的鋼絲連接。而在地表部分:振弦式傳感器1設置有傳感器保護罩8。振弦式傳感器1的基座內的數據線9可以連接附近澆筑于地表的線纜井,線纜井可內置遠程通信單元,例如GPRS模塊,從而將監測的數據通過遠程發送出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700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