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鍍膜線陰極側板、底板的冷卻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65791.8 | 申請日: | 2014-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26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永鋒;侯永亮;駱洪;伍元祥;王樹華;駱栩;張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中輕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17/00 | 分類號: | C03C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鍍膜 陰極 底板 冷卻管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加工流水生產線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冷卻系統,更確切來說是一種鍍膜生產線陰極側板、底板的冷卻管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節能減排的推進,節能產品的推廣越來越多,我國作為一個生產型大國,對節能產品的需求更為迫切。節能玻璃因具有保溫性和隔熱性兩大節能特性,主要應用于建筑、汽車、太陽能等行業,應用廣、需求量大。
在節能玻璃生產過程中,需進行鍍膜工藝,目前鍍膜生產線陰極的側板及底板的冷卻結構均采取獨立的冷卻。比如目前的陰極側板及底板分別采用底板底部冷卻、兩側側板分別冷卻即三組冷卻通道,存在三組進出口,漏點多,如其中任一組冷卻通道發生堵塞,不易發現,進而影響鍍膜生產線的正常生產。
因此,有必要重新尋求一種新的冷卻結構來對鍍膜線陰極側板、底板進行冷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鍍膜線陰極側板、底板的冷卻管結構,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可實現對鍍膜線陰極側板、底板的有效冷卻,保證生產線的正常生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鍍膜線陰極側板、底板的冷卻管結構,其包括冷卻管本體及其兩端的進、出口,所述冷卻管本體為一整根彎折管通道,其通過彎折與陰極側板的側邊及底板的底邊對應設置,該冷卻管本體與所述陰極側板、底板相觸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管本體為圓管或方管。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管本體對折設置,且對折的冷卻管本體之間具有通過若干支撐結構支撐所形成的間隙;該冷卻管本體的進、出口焊接定位于一進出接口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管本體沿所述陰極側板、底板長度方向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管本體包括設于所述底板底邊上的第二對折管部,設于底板兩側的所述陰極側板側邊上的第一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及將所述第一對折管部、第二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連通成整根對折管通道的第四連管部;其中,所述第二對折管部包括沿所述底板長度方向設置的至少兩個彎折結構,所述第一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均包括沿所述陰極側板長度方向設置的至少一個彎折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分別豎向設于所述第一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內間隙上的若干支撐,及水平設于所述第二對折管部內間隙上的若干安裝塊。
進一步的,在所述安裝塊上設有對所述底板進行定位的槽部及定位孔。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分別與所述第二對折管部之間的敞口端設有第一支撐方管,在所述第一對折管部、第二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內的敞口端設有第二支撐方管。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方管、第二支撐方管兩端均通過封板與其對應的第一對折管部、第二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焊接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安裝塊均焊接定位于所述第一對折管部、第二對折管部、第三對折管部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整根冷卻管對鍍膜線的陰極側板、底板同時進行冷卻,由該冷卻管的進口、出口循環冷卻介質,因僅有兩接口,大大減少了可能泄漏的接點,僅需在出口接一水流量開關即可檢測該冷卻管是否發生堵塞,并及時進行處理,降低了鍍膜線因堵塞等原因而影響正常生產的情形;另外,通過對折管及該對折管于陰極側板、底板上的彎折結構,使得冷卻管對陰極側板、底板的均勻冷卻,進一步保證鍍膜線的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冷卻管本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如圖1-圖2所述的鍍膜線陰極側板、底板的冷卻管結構,其包括冷卻管本體2及其兩端的進、出口,所述冷卻管本體2為一整根彎折管通道,其通過彎折與陰極側板的側邊及底板的底邊對應設置,該冷卻管本體2與所述陰極側板、底板相觸設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整根冷卻管對鍍膜線的陰極側板、底板同時進行冷卻,由該冷卻管的進口、出口循環冷卻介質,因僅有兩接口,大大減少了可能泄漏的接點,僅需在出口接一水流量開關即可檢測該冷卻管是否發生堵塞,并及時進行處理,降低了鍍膜線因堵塞等原因而影響正常生產的情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中輕裝備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中輕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657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