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恒溫恒濕空調箱節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63989.2 | 申請日: | 2014-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417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蔣偉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偉義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張小娟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恒溫 空調 節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恒溫恒濕空調箱節能系統。
背景技術
中國臺灣為海島型氣候的地方,一年四季中,大部份日子為多濕的天氣,各種產業為求達成產品質量的提升或開發高科技的技術,已認知到空調溫控濕控的重要性。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產業為求達成產品質量的提升或開發高科技的技術,其工作環境皆需要求恒溫恒濕的狀態,又如設置于資料中心中的諸多電子設備皆設有電路板及電子組件,倘若數據中心之周圍環境過于干燥,電路板及電子組件之間容易產生靜電而造成損壞,亦或周圍環境過于潮濕,電路板及電子組件長期處于該環境下容易發生銹蝕的缺點,因此諸如數據中心或其它工作環境均須要設置高效率的恒溫恒濕空調設備。
現有技術的恒溫恒濕空調箱請參閱圖1所示,其主要是由預冷空調箱A及循環空調B構成,所述預冷空調箱A內設有冷卻盤管C及風機D,其一端管路連結外部空氣I,風機D端管路連結循環空調箱B,所述循環空調箱B內設有冷卻盤管E及風機F,其一端管路連結預冷空調箱A及恒溫恒濕工作空間G回風口J,風機F端管路連結恒溫恒濕工作空間G出風口K,所述冷卻盤管C、E并分別連結致冷工作介質循環管路H,藉預冷空調箱A處理外氣溫、濕度,循環空調箱B處理恒溫恒濕工作空間G之溫、濕度。惟采用2臺空調箱,即預冷空調箱A及循環空調箱B來處理恒溫恒濕的現有技術,由于預冷空調箱A及循環空調箱B內均需設置風機D、F,不但需要較大的機房空間、耗費較多的風管及配電工程,且浪費了風機設置費用及運轉電費為其缺失,此缺點乃為業界亟待克服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在不影響功能狀況下,減少了裝置、管路及配電工程,也節省了運轉電費及減少裝置空間,達成節能目的的恒溫恒濕空調箱節能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恒溫恒濕空調箱節能系統,與恒溫恒濕工作空間3連接,包括有一空調箱1,所述空調箱1內設有第一冷卻盤管10、第二冷卻盤管11及風機12;第一冷卻盤管10一端連接外部空氣2,另一端連接風機12;第二冷卻盤管11一端連接恒溫恒濕工作空間3的回風口30,另一端連接風機12,風機12則通過管路連接恒溫恒濕工作空間3的出風口31;第一冷卻盤管10及第二冷卻盤管11分別連接致冷工作介質循環管路4。
空調箱1內隔有第一空間13、第二空間14及第三空間15,其中第一空間13與第二空間14未連通,第三空間15則分別與第一空間13及第二空間14連通,第一冷卻盤管10設于第一空間13與第三空間15連通處,第一空間13另一端連接外部空氣2,第二冷卻盤管11設于第二空間14與第三空間15連通處,第二空間14另一端連接恒溫恒濕工作空間回風口30,風機12設于第三空間15,并通過管路連接恒溫恒濕工作空間出風口3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運用單一臺空調箱就同時擁有現有技術中兩臺空調箱的所有功能,同時處理溫度與濕度。具有在不影響功能狀況下,減少了裝置如減少一臺風機、管路及配電工程,也節省了運轉電費及減少裝置空間即機房空間,達成節能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雙空調箱空調系統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恒溫恒濕空調箱節能系統的裝置示意圖。
附圖標記:
A預冷空調箱?????????????????B循環空調箱
C、E冷卻盤管????????????????D、F風機
G恒溫恒濕工作空間???????????H致冷工作介質循環管路
I外部空氣???????????????????J恒溫恒濕工作空間回風口
K恒溫恒濕工作空間出風口?????1空調箱
10第一冷卻盤管??????????????11第二冷卻盤管
12風機??????????????????????13第一空間
14第二空間??????????????????15第三空間
2外部空氣???????????????????3恒溫恒濕工作空間
30回風口????????????????????31出風口
4致冷工作介質循環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偉義,未經蔣偉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639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