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時序型集成變碼發射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63985.4 | 申請日: | 2014-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689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遠靜;楊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尊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4 | 分類號: | H04B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424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時序 集成 發射 電路 | ||
技術領域
屬于遙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遙控技術,編碼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這是增加密級度的關鍵,如何提高編碼塊的破解能力,現在的技術,主要是停留在兩種思路上,一種思路是從提高編碼塊的碼的多少來提高破解能力,如果碼越多,顯然防破解能力越大,另一種思路將編碼的發射處于在變化中,顯然也增加了防破解能力,這樣的思路便產生了滾動碼以代表的種類,其優點是破解困難,但是技術難度大,成本高,不適宜中小型微型企業,本發明的思路是不以上述的兩種思路去研究,而是從其它思路的研究。但是用其它什么思路,這就需要創新,這是其一,其二是宏觀的創新方法想好后,用什么樣的技術手段來實現,所以還要作第二次創新,而且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有很好的的可操作性嗎?等等都會成為研究中的種種問題。
由于這種思路創新的方案的實施后將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前段時間本單位申請了一些此思路的發射與接收線線路,但由于這種固定碼的排列方式具有多種形式,遠不能完成不能一一涵蓋,所以本單位對這一方案作系統創新,提出系統的發明方案,成為系列的保護體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新措施,該措施是用成本低的固定編碼形式的集成電路,增加發射的變換因素,從而發射出一種有多種變換因素的編碼線路,從而大提高該項類編碼的破解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是與本單位所申請的發明配套,二是為社會提供同樣思路研究的技術人員提供廣闊的空間。三是生產成集成電路后會成為一種新型的高密級編碼塊。
本專利提出的措施是:??
1、一種時序型集成變碼發射電路由編碼塊,自動變碼電路,啟動電路,射頻單元,電池電源,控制開關共同組成。
電池電源接控制開關的一端,控制開關另一端成為電路電源,編碼塊的電源端、集成電路555的電源端、啟動電路中微分電容的正極,都接在電路電源上。
編碼塊有8位碼線,四位輸出位線,8位碼線中的6位接為固定碼,其余兩位碼線中的一位碼線接第一變動碼的控制二極管后與四位輸出位線中的一位位線接自動變碼電路中集成電路555的輸出端,成為第一變動碼與第一位線輸出端,另一位碼線連接第二變動碼的控制二極管后與另一位位線連接自動變碼電路中反相器的輸出端成為第二變動碼與第二位線輸出端。
自動變碼電路是由集成電路555、外圍件、反相器、兩個控制二極管共同組成。
外圍件由第一振蕩電阻、第二振蕩電阻、隔離電阻、振蕩時間常數電容組成。
集成電路555的輸出端連接三路,第一路連接反相器的輸入,第二路連接編碼塊的第一位線輸出端,第三路連接第一變動碼的控制二極管正極,第一變動碼的控制二極管負極接第一變動碼,反相器的輸出連接兩路,第一路連接編碼塊的第二位線輸出端;第二路連接第二變動碼的控制二極管負極,第二變動碼的控制二極管正極接第二變動端,第一振蕩電阻的一端接電源,另一端接集成電路555的放電端;第二振蕩電阻作的一端接在集成電路555的放電端,另一端接在集成電路555的低閥端,集成電路555的低閥端還接了振蕩時間常數電容的正極,振蕩時間常數電容的負極接地;隔離電阻的一端連接在集成電路555的高閥端,另一端接在集成電路555的低閥端。
啟動電路由微分電容、放電電阻、放電二極管、觸發二極管組成:微分電容的一端接電路電源,放電電阻接在電路電源與地線之間,微分電容的另一端接兩路,第一路連接放電二極管到地線,第二路接觸發二極管的正極,觸發二極管的負極接集成電路555的高閥端。
射頻單元由調制電路與射頻電路組成:調制電路由調制電阻與調制三極管組成。
編碼塊的輸出端接調制電阻后接到調制三極管的基極,調制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線,調制三極管的集電極接射頻電路。
2、編碼塊的8位碼任意兩位碼線分別接兩個控制二極管,這兩位碼線即為變動碼。
3、是以本技術方案所制成集成式。
4、控制開關是按鍵開關。
5、微分電容是無極電容。
6、調制三極管是NPN三極管。
對本措施進一步解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尊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尊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639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