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宮腔粘連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63206.0 | 申請日: | 2014-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335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彩霞;劉愛珍;蔡海瑜;楊俊娟;宋芷霜;趙紅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彩霞 |
| 主分類號: | A61B17/42 | 分類號: | 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50051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連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婦科醫療領域的手術裝置,具體講就是一種適用于對非致密性宮腔粘連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宮腔粘連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宮腔粘連(intrauterine?adhesion,IUA)又稱Asherman綜合征,臨床表現主要為閉經或月經過少、周期性腹痛等。導致宮腔粘連的因素90%以上是因妊娠后行吸宮術引起的,其它因素有宮內感染、子宮矯形術(子宮縱隔切除)、子宮內膜電切及宮內放療等。任何引起子宮內膜破壞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內膜的裸露和內膜基底層的破壞,從而引起粘連的形成。
隨著腔鏡技術的日益發展,宮腔內發生的婦科疾病的診治已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就宮腔粘連而言,宮腔鏡治療的效果與宮腔閉鎖程度和粘連類型有很大關系。目前,對于粘連程度輕的患者主要采用機械性手術:例如對于膜性粘連及纖維性粘連可采用子宮探針、宮頸擴張器、宮腔鏡下剪刀剪除等;對于致密性粘連的患者則需要能源器械性手術:即宮腔鏡下電切分離術。但經臨床發現:對于膜性及纖維性粘連面積大的患者,如果僅采用探針或者宮腔鏡下剪除治療,由于每次操作所能分離的面積較少、或者操作較為困難而導致手術時間過長,這樣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進一步行電切分離手術的機率;如果直接采用能源器械性手術不但增加了患者的費用,同時增加了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如何通過快速、安全、有效的手術治療來治愈非致密性宮腔粘連的患者,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相對安全的宮腔粘連分離裝置,不僅可以降低臨床醫生的操作難度,而且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治療費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述技術措施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宮腔粘連分離裝置包括柄桿,設置在柄桿后端的手柄,以滑動配合方式套裝在柄桿上的定位環,以固定配合方式套裝在柄桿中前部的固定盤,設置在柄桿頂端的導引頭,以間隔交錯的方式設置在固定盤的柱面上、與柄桿共軸線、且分別向前方延伸的二根正針體和向后方延伸的二根反針體;所述正、反針體的延伸端均為弧頂結構的針頭。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正、反針體以均布的方式環繞設置在固定盤的柱面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導引頭的橫截面≤所述四根正、反針體正投影位置的外切圓;且所述導引頭為采用硅膠材料制備而成的弧頂結構體。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定位環的橫截面大于所述四根正、反針體正投影位置的外切圓。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柄桿上設置有刻度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消毒、擴宮等前序操作進行后,經宮腔鏡檢查測得宮腔深度、并明確粘連位置后,根據柄桿上的刻度線來調整定位環在柄桿上的位置,即進行工作深度的定位,以確保本實用新型在放入宮腔中使用時不超越宮腔深度;然后,當本實用新型中的正、反針體接近粘連位置附近時,通過往返抽動柄桿即可輕松去除子宮內膜上的非致密性粘連:因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正、反針體的的延伸端均為弧頂結構的針頭,而且正、反針體分別自固定盤分別向前方、向后方延伸,所以通過往返抽動柄桿可以切斷粘連或者使纖維粘連帶更疏松,進而有效去除子宮內膜上的非致密性粘連,同時弧頂結構的鈍頭針體不容易對子宮壁造成損傷。而設置在柄桿頂端的硅膠導引頭由于材質有微彈性、以及設計有圓角結構,可以有效避免本實用新型在進入子宮時損傷宮腔內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適用于對非致密性宮腔粘連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宮腔粘連分離裝置,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有效分離粘連,而且對患者的創傷小、安全性提高、降低不良并發癥機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標記為:1—手柄,2—柄桿,3—定位環,4—固定盤,5—正針體,6—反針體,7—導引頭。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以下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宮腔粘連分離裝置包括柄桿2,設置在柄桿后端的手柄1,以滑動配合方式套裝在柄桿上的定位環3,以固定配合方式套裝在柄桿2中前部的固定盤4,設置在柄桿頂端的弧頂結構的硅膠材料制備而成的導引頭7,以間隔交錯的方式設置在固定盤4的柱面上、與柄桿2共軸線、且分別向前方延伸的二根正針體5和向后方延伸的二根反針體6;所述正、反針體5、6的延伸端均為弧頂結構的針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彩霞,未經劉彩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632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