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觸氧化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61464.5 | 申請日: | 2014-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384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白云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5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地 小型 生物 接觸 氧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接觸氧化技術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觸氧化柱。
背景技術
生活污水的處理大多是以生化處理或用化學處理的辦法,生物處理諸如A/O厭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藝、生物轉盤和氧化溝工藝等,上述處理工藝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對于小區居室,特別是水量較低的生活污水處理適用性差,大多處理設施投資成本高,而且運行費用更是居高不下。
活污水處理中物化法處理效果較差,化學法所需投加藥劑量大,故均不宜作為主要處理方案,所以生物接觸氧化法是最佳選擇,生物氧化處理法具有容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有機物去除效果好、對沖擊負荷有較強適應能力、污泥生成量少、無需污泥回流、運行管理簡單和占地面積小等優點。
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是:缺少適合居室配套使用,處理較低水量的地埋式的小型化、低成本的生物接觸氧化裝置,特別是沒有與現有化糞池配套使用的生物接觸氧化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觸氧化柱,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優化設計一種地埋式的小型生物接觸氧化柱,采用柱型結構,臥式裝配,填充針狀填料,投加好氧生物菌種,生化處理低水量生活污水效果顯著,具有管理簡單,運行費用低,制造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的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觸氧化柱,包括居室、地面標高、污水管道、化糞池、生物氧化柱、滲透池、砂石層、黏土層、礫石層、柱體、封頭板、封底、進水布水管、松針填料、檢查管、出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氧化柱埋置于地面標高之下,所述生物氧化柱為圓柱形筒體,所述生物氧化柱包括柱體、封頭板、封底、進水布水管、出水管和檢查管,所述柱體二端設置有封頭板和封底,所述封頭板上設置有進水布水管,所述封底上設置有出水管,所述柱體中間上部設置有檢查管,所述進水布水管和出水管位置設置于所述柱體截面圓形上邊緣部分,所述進水布水管和出水管中心同軸設置;所述進水布水管與所述化糞池出水口通過法蘭連接固定,所述化糞池污水入口通過污水管道與所述居室生活污水排口連通,所述出水管與所述滲透池連通,所述滲透池依次由砂石層、黏土層、礫石層疊層組成;所述生物氧化柱內設置有松針填料,所述松針填料通過內部金屬框架固定,所述金屬框架通過所述封頭板和封底上的螺孔密封固定連接,所述松針填料上邊設置在所述出水管下緣;所述柱體、封頭板、封底、進水布水管、出水管和檢查管均通過塑料焊接密封固定連接;所述封頭板與封底均為PVC材質板,所述柱體為PVC材質的波紋管,所述進水布水管與出水管均為PVC材質;所述檢查管為可開啟式設置,所述生物氧化柱內添加有好氧生物菌。
所述進水布水管延伸到所述柱體內部后,向下方直角彎曲,所述進水布水管上設置有多個布水孔,所述布水孔均勻分布在所述進水布水管的直管段上,所述布水孔分多層設置,各層之間的布水孔交錯設置。
所述布水孔直徑為20mm,所述布水孔間距為50mm。
所述封頭板和底板上設置有四個螺孔,所述螺孔通過螺栓與松針填料框架密封固定連接。
所述生物氧化柱直徑范圍為Φ300mm—Φ500mm。
所述生物氧化柱長度范圍為1200mm—1800mm。
所述松針填料高度范圍為600mm—1000mm。
所述松針填料采用立體彈性填料,具有獨特的結構形式和優良的材質,具有使用壽命長、不堵塞、掛膜快脫膜易、耐高負荷沖擊、耐酸耐壓,處理效果顯著等優點。
所述松針填料采用特殊的拉絲,絲條制毛工藝,將絲條插固于耐腐的中心繩上,制成了懸掛式立體彈性填料單體,填料在有效區域內能立體全方位均勻舒展滿布,使水、氣、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觸交換,生物膜不僅能均勻地著床于每一絲條上,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空隙可變性,而且能在運行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大的比表面積,又能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白云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白云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614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