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ED燈具智能老化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56260.2 | 申請日: | 2014-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65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沈洋;王艷奇;陳亮;金尚忠;蘇玲愛;徐珍寶;董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44 | 分類號: | G01R31/44;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燈具 智能 老化 測試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光二極管(LED)燈具,具體涉及一種脫離人手工的LED燈具智能老化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LED的技術發展迅速,主要性能指標有很大提高,但在應用過程中,有幾個主要技術和成本問題,如LED照明燈具的能效和可靠性還不高,有些產品壽命很短,因此影響到了用戶的使用效率。本實用新型利用自行設計的LED燈具性能測試儀通過LED燈具系統來檢測LED燈具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傳統的LED燈具老化測試只是將燈具放在老化架上,根據產品的輸入電壓接上相應的電源,在LED燈具點亮后保證在老化過程中滿功率工作。在12小時內對LED燈具進行不少于5次的通電、斷電測試,每次通電10秒、斷電10秒,測試的時間內LED燈具不可出現死燈、暗燈、閃爍、開關電源異音等不良現象。這種方法耗時長,智能化程度低,缺乏科學性,不能全面檢測燈具性能,導致對燈具壽命評判出現較大誤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集成了智能化的移動平臺,能夠脫離人手操控下的LED燈具老化測試系統,大大提高其實用性,實現“機器換人”。
控制臺中的主控芯片為Arm9系列,該芯片出色的實時性能,優越的功效,高級的創新型外設,最大的集成性易于開發,整個產品系列具有外設和軟件的高度兼容性,可以為測試系統提供最大的活性。用專門為計算機的嵌入式應用設計的UCOS-II作為操作系統,UCOC-II操作系統具有執行效率高、占用空間小、實時性能優良和可擴展性強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采用電流加速試驗方法和三參數模型來加快LED燈具的老化速度,使測試過程高效而又快速完成。并且運用模糊數學中的模糊綜合評判法,更加全面準確的評估LED燈具的性能,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對光學系統,驅動電源性能和散熱設計等系統做了研究,確定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便能更好的對LED燈具進行評估。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ED智能老化測試設備,所述測試控制臺是UCOS-II作為操作系統的計算機。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ED智能老化測試設備,所述UCOS-II作為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包括鍵盤,顯示屏和鼠標。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ED智能老化測試設備,該測試系統包括指示燈,該指示燈與測試控制臺電連接且與所述LED燈具相對應。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ED智能老化測試設備,在LED燈具與測試系統AC電源連接的導線上接有漏電保護開關;在漏電保護開關與電源之間設有功率計。
該智能老化測試設備可實現過載、過電流、過電壓、短路保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LED燈具智能老化測試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測試系統的工作流程圖;
圖3是圖1所示測試系統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燈具由燈具入口(1)進入老化測試的六個環節,分別為溫升試驗(2)、開關電試驗(3)、發光維持特性測試(4)、老化時間檢測(5)、電性能參數測試(6)和光性能參數測試(7),然后通過六個環節的測試后的優勝產品通過燈具出口(8)離開測試系統,此外還有WIFI無線通信模塊(9),用來傳輸燈具在整個流程中的測試信息給控制臺(10),控制臺(10)主要作用是數據庫存儲,遠程監控和數據分析,最后將數據通過顯示屏(11)顯示出來。
如圖1所示,老化測試的六個環節是逐個相隔50cm的六個測試箱,中間通過長50cm,寬40cm的傳送帶連接,如果在測試的某個環節檢測出現異常,則燈具會從檢測箱的箱底落至對應的回收箱。
如圖1所示,經過第一環節溫升試驗后并且沒有出現異常的燈具會隨著傳送帶進入第二環節的開關電試驗,依次下去,直到通過了最后一個環節光性能參數測試,LED燈具將會繼續隨著傳送帶通過燈具出口(8)離開測試系統。
所述測試控制臺是計算機或工控機,包括鍵盤、顯示屏和鼠標。該測試系統包括指示燈,該指示燈與測試控制臺電連接且與所述LED燈具相對應。當在燈具測試過程中出現異常時,指示燈閃爍紅色燈光,正常情況下燈光穩定且呈綠色。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傳送帶來連接測試的各個環節,集成了智能化的移動平臺,使得該測試系統能夠完全脫離人手工操作,實現了“機器換人”,大大提高了其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設置了一系列測試環節,各測試環節的內部核心控制系統可以記錄和傳輸高精度的數據,提高了測試的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學院,未經中國計量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562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