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夠保持電解液平衡的循環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55597.1 | 申請日: | 2014-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01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泉;李鳳海;王自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華茂森綜合利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7/06 | 分類號: | C25C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李波;武媛 |
| 地址: | 675200 云南省楚***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保持 電解液 平衡 循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池,特別是一種能夠保持電解液平衡的循環池。
背景技術
電解液是電解過程中的重要介質,隨著電解質在極板上的化學反應和水分子的蒸發,電解液會逐漸變少,離子濃度會下降,電解液的溫度也會升高。保持電解液的濃度、體積和溫度處于平衡的狀態,對于保證電解過程順利進行十分關鍵。為此,需要設計一種循環池,能夠不斷添加新的電解液,排出電解廢液,并根據需要調整電解液的濃度、溫度和體積。
發明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的至少一部分的新的循環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保持電解液平衡的循環池,包括原液池、原液輸送管道、冷卻塔、冷卻液輸送管道、鋅液池、鋅液輸送管道、電解池和電解廢液輸送管道,所述循環池通過原液輸送管道與冷卻塔相連,所述冷卻塔通過冷卻液輸送管道與電解池相連,所述鋅液池通過鋅液輸送管道與冷卻液輸送管道相連,所述電解池通過電解廢液輸送管道與原液池相連。
可選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循環池,所述原液池設置有一個溢流裝置。
可選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循環池,所述溢流裝置為一個設置在安全液面水平高度上的出液口。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循環池,能夠有效調節電解液的溫度、濃度和體積,保持電解過程中,電解液始終處于相對良好平衡的物理化學狀態,并使電解廢液得到有效的利用。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圖中,參考數字之后的字母標記指示多個相同的部件,當泛指這些部件時,將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標記。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循環池的結構圖。
其中,附圖中各標記含義為:
1-原液池;2-原液輸送管道;3-冷卻塔;4-冷卻液輸送管道;5-鋅液池;6-鋅液輸送管道;7-電解池;8-電解廢液輸送管道;11-溢流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循環池主要包括原液池1、原液輸送管道2、冷卻塔3、冷卻液輸送管道4、鋅液池5、鋅液輸送管道6、電解池7和電解廢液輸送管道8,所述循環池1通過原液輸送管道2與冷卻塔3相連,所述冷卻塔3通過冷卻液輸送管道4與電解池7相連,所述鋅液池通過鋅液輸送管道6與冷卻液輸送管道4相連,所述電解池7通過電解廢液輸送管道8與原液池1相連。
工作過程中,原液池1中的原液通過原液輸送管道2輸送至冷卻塔3中,在冷卻塔3中進行降溫處理,降溫后的冷卻液進入冷卻液輸送管道4中。與此同時,鋅液池中的高濃度鋅液經過鋅液輸送管道6匯入冷卻液輸送管道4中,在冷卻液輸送管道4中,冷卻液與高濃度鋅液逐漸混合形成溫度、濃度適宜的電解液并輸入至電解池7中。電解池7中,隨著電解過程的進行,產生的電解廢液經過電解廢液輸送管道8不斷輸送至原液池1中,與原液混合后繼續循環使用。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原液池1還設置有一個溢流裝置11。本實施例中,溢流裝置11設置在原液池1右壁上方的出液口,出液口的高度為保持電解液循環平衡所需的安全液面高度,電解廢液注入原液池中時,若原液池原液高于安全液面,則自動排出一部分原液,排出的原液進入其他工序繼續利用。
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制,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不應將位于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權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驟。位于元件之前的單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元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華茂森綜合利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華茂森綜合利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555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