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52766.6 | 申請日: | 2014-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07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尹成福;潘福營;劉新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15/08 | 分類號: | E01F1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鄧金濤;卓仲陽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路 彎道 下坡 部位 緩沖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設施,具體涉及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
背景技術
山區道路很多地方存在下坡彎道,此部位有的道路臨邊外側采用防撞護欄,有的不臨邊外側采用警示墩等進行防護,重車在下坡彎道部位下坡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但是警示墩作用的阻擋有限,防撞護欄必須具有很長的整體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如果有的重車在此處由于各種原因撞向護欄或警示墩,會造成車輛撞壞護欄或警示墩而飛出道路,或者造成突然的撞擊,從而造成人員傷亡和汽車的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解決了現有彎道外部防撞設施在結構簡單和控制成本的情況下無法起到足夠的緩沖作用,無法減低碰撞傷害,甚至會造成更大傷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彎道外部的碰撞緩沖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擋墻、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和土工膜,所述鋼筋混凝土擋墻修筑在道路彎道外部并且鋼筋混凝土擋墻的底部設有深固在地面以下的錨桿,錨桿的上部澆灌在鋼筋混凝土擋墻,所述鋼筋混凝土擋墻的內側豎直、外側傾斜呈梯形,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堆砌在所述鋼筋混凝土擋墻的內側,所述土工膜鋪設在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的表面并且其底部壓在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的下方。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的頂部水平厚度在50cm以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施工簡單,施工速度快,材料投入少,工程成本低,對車輛,特別是重車在下坡彎道部位出現問題時,減少對人員和汽車的傷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的側視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的俯視結構圖。
圖中:1-鋼筋混凝土擋墻,2-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3-土工膜,4-道路,5-錨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和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的一個實施例: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擋墻1、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和土工膜3,所述鋼筋混凝土擋墻1修筑在道路4彎道外部并且鋼筋混凝土擋墻1的底部設有深固在地面以下的錨桿5,錨桿5的上部澆灌在鋼筋混凝土擋墻1,所述鋼筋混凝土擋墻1的內側豎直、外側傾斜呈梯形,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堆砌在所述鋼筋混凝土擋墻1的內側,所述土工膜3鋪設在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的表面并且其底部壓在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的下方。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道路彎道下坡部位用緩沖防撞結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的頂部水平厚度在50cm以上。
在道路4對著下坡彎道部位外側澆筑一鋼筋混凝土擋墻1,鋼筋混凝土擋墻1長度根據道路和現場實際地形確定,在鋼筋混凝土擋墻1內側堆筑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底寬上窄,形成一定的坡面,堆碼編織袋頂部寬度保證50cm以上寬度,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表面覆蓋土工膜3,防止土料污染環境,這樣重車下坡出現問題時,重車首先撞到覆蓋土工膜3的堆碼的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上,土料對重車具有緩沖的作用,而且主要是前車輪胎和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接觸,這樣減少或全部釋放了重車的動能,再通過鋼筋混凝土擋墻1的擋護作用,能有效地減少重車沖出道路的危險,保護了車上人員安全和重車的損壞。
所述裝有土料的土工布編織袋2是在土工布編織袋內提前裝好土料并扎好口構成,土料可以就近取材。所述錨桿5的頂部設有彎鉤,以增加和鋼筋混凝土擋墻1相互連接的牢固性。
盡管這里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527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鎢鋼平面形家用電動磨刀機磨片
- 下一篇:多線電子束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