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裂隙燈的成像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552711.5 | 申請日: | 2014-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49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激;陳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兆乘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3/135 | 分類號: | A61B3/135;G02B23/0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chuàng)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wèi);李艷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金***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裂隙 成像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裂隙燈的成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裂隙燈在工作過程中,需要與成像顯示裝置連接,以便于及時記錄必要的圖像信息。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是在裂隙燈的本體上通過一個分光器連接數(shù)碼相機,分光器由分光棱鏡或衍射光柵等構成,用于裂隙燈顯微鏡數(shù)碼成像。在實用中,需要將記錄的圖像信息傳輸至醫(yī)生或受檢者的計算機等終端進行分析和長期存儲。然而,數(shù)碼相機只具有成像和存儲功能,不具備傳輸功能,必須將其連接在計算機上才能夠?qū)⒋鎯Φ膱D像取出,使用不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裂隙燈的成像顯示裝置,其可方便地傳輸已儲存的圖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裂隙燈的成像顯示裝置,所述裂隙燈包括裂隙燈本體,所述裂隙燈本體上開設有位于顯微鏡和目鏡之間的透鏡孔,所述成像顯示單元包括連接于所述裂隙燈本體上的分光器、用于成像、存儲和發(fā)送圖像的移動智能終端,所述分光器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與所述透鏡孔配合的分光鏡和與所述分光鏡配合的反光鏡,所述殼體上與反光鏡對應處設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外設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裝所述移動智能終端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移動智能終端固定的夾持機構,所述移動智能終端的攝像頭位于所述反光鏡的反射光路中。
優(yōu)選地,所述移動智能終端為手機。
優(yōu)選地,所述夾持機構包括與所述安裝板滑動配合的至少一對第一夾持部及至少一對第二夾持部,所述第一夾持部的滑動方向與第二夾持部的滑動方向不相平行,所述移動智能終端位于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之間。
更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的滑動方向相垂直。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優(yōu)點:通過將手機等具有成像、存儲圖像并可件圖像無線遠程傳輸或有線傳輸至服務器或計算機中進行顯示和分析,可方便地將裂隙燈顯微鏡呈現(xiàn)的圖像傳輸,便于圖像的傳輸和分析,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分光器;2、殼體;3、分光鏡;4、反光鏡;5、安裝板;6、通孔;7、第一夾持部;8、第二夾持部;9、手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結合圖1所示,一種裂隙燈的成像顯示裝置,裂隙燈包括裂隙燈本體,所述裂隙燈本體上開設有位于顯微鏡和目鏡之間的透鏡孔,所述成像顯示單元包括連接于所述裂隙燈本體上的分光器1、用于成像、存儲和發(fā)送圖像的移動智能終端,所述分光器1包括殼體2、設置于所述殼體2內(nèi)的與所述透鏡孔配合的分光鏡3和與所述分光鏡3配合的反光鏡4,所述殼體2上與反光鏡4對應處設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外設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裝所述移動智能終端的安裝板5,即安裝板5固定連接于殼體2,且安裝板5的上開設有供管路通過的通孔6,該通孔6與出光孔相連通。所述安裝板5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移動智能終端固定的夾持機構,所述移動智能終端的攝像頭位于所述反光鏡4的反射光路中。
所述移動智能終端為手機9。手機9具有攝像頭,將攝像頭對準出光孔可將眼部的圖像拍攝下來,然后可以利用手機9對圖像進行存數(shù)和顯示,還可以利用手機9的傳輸功能將圖像遠程傳輸至服務器或者醫(yī)生及受檢者的計算機中進行顯示和分析診斷。
所述夾持機構包括與所述安裝板5滑動配合的一對第一夾持部7及一對第二夾持部8。所述第一夾持部7的滑動方向與第二夾持部8的滑動方向相垂直,分別夾持手機9的四個邊,所述移動智能終端位于第一夾持部7和第二夾持部8之間。第一夾持部7、第二夾持部8可分別通過安裝板5上直線導軌相對安裝板5滑動,以調(diào)節(jié)第一夾持部7之間的距離和第二夾持部8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不同型號的手機9的尺寸。具體過程為,將手機9至于第一夾持部7和第二夾持部8之間,調(diào)節(jié)至手機9的攝像頭正對分光器1的出光孔后保持手機9不動,然后滑動第一夾持部7和第二夾持部8將手機9夾緊固定,然后通過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受檢者眼部,手機9拍照、將照片存儲并傳輸至服務器或計算機。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是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兆乘軟件有限公司,未經(jīng)蘇州兆乘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527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耳道式可穿戴脈搏波獲取與記錄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用遮眼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