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船用消聲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52442.2 | 申請日: | 2014-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90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宋志平;曹勇;周渝;劉維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米恒動力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3/00 | 分類號: | F01N13/00;F01N3/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何悅 |
| 地址: | 400712***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聲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用排氣系統部件,具體為一種船用消聲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消聲器大多都是將發動機廢氣進行消聲處理后直接排入到環境大氣中,而不能有效除去其中的HC、CO、NOx等有害氣體。另外由于發動機廢氣溫度很高,使得消聲器長期在高溫下工作,對消聲器產生熱腐蝕,影響消聲器使用壽命,并且高溫廢氣在通過排氣口時會產生極大氣流,產生巨大排氣噪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船用消聲器,以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并能對消聲器進行冷卻降溫。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船用消聲器,包括殼體和進、出氣管,通過隔板將所述殼體內部分隔為密閉且相互獨立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腔室并排布置,所述第三腔室位于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間,所述第四腔室緊靠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腔室的一側,所述進氣管與第一腔室相連通,所述出氣管與第四腔室相連通,在所述殼體內設有第一內管、第二內管和第三內管,所述三根內管的前后兩端均開設有小孔,所述第一內管穿過第三腔室,將第一和第二腔室相連通,所述第二內管將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相連通,所述第三內管將第三腔室與第四腔室相連通,在所述殼體上還設有與所述第四腔室連通的進水管。
在所述殼體上設有安裝板,在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船用消聲器,通過向殼體內引入冷卻水,與高溫廢氣進行混合接觸,經實驗證明,能夠有效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降低噪音。由于冷卻水的冷卻作用,大大降低了消聲器的工作溫度,延長了本船用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闡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所示的船用消聲器,包括殼體1和進氣管201、出氣管202以及進水管203。
在所述殼體上設有安裝板,在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安裝孔105。
通過隔板將所述殼體內部分隔為密閉且相互獨立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第三腔室103和第四腔室104,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腔室橫向并排布置,所述第三腔室位于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間,所述第四腔室緊靠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腔室的下方。
所述進氣管201與第一腔室101相連通,所述出氣管202和進水管203與第四腔室104相連通。
在所述殼體內設有第一內管301、第二內管302和第三內管303,所述三根內管的前后兩端均開設有小孔,所述第一內管301穿過第三腔室103,將第一和第二腔室相連通,所述第二內管302將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相連通,所述第三內管303將第三腔室103與第四腔室104相連通。
上述船用消聲器在使用時,高溫廢氣經進氣管201進入第一腔室101內,然后氣體經第一內管301又流入第二腔室102內,第二腔室內的氣體又經第二內管302流入第三腔室103內,接著又經第三內管303流入第四腔室104內,并在第四腔室內與經進水管203注入的冷卻水混合,混合后的水氣經出氣管202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米恒動力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米恒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524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