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顆粒層除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51079.2 | 申請日: | 2014-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32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曹大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點金機械鑄造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巖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顆粒 除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塵器,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新型顆粒層除塵器。
背景技術
在現代生產過程中,常用的除塵器有旋風除塵器、袋式除塵器和靜電除塵器等。旋風除塵器內部沒有運動部件,維護方便,在處理相同風量的情況下,其體積小、結構簡單、價格便宜,但除塵效率不高(對捕集粒徑小于5um的微細粉塵和塵粒密度小的粉塵,效率較低),單獨使用時,滿足不了含塵氣體排放濃度的要求。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高,可捕集0.3nm以上的粉塵,使含塵氣體凈化到15mg/m3甚至以下,但對于高溫氣體,必須采用降溫措施,且需要經常更換布袋,布袋消耗量較大,后期維護成本較高。靜電除塵靠靜電吸引力作用除塵,要求灰本身的比電阻應在其要求的范圍內,且設備造價高,結構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除塵效率高的新型顆粒層除塵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顆粒層除塵器,包括相互獨立的具有進風口的第一除塵倉和具有出風口的第二除塵倉,位于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下部并與二者連通的循環水池,第一除塵倉下部設有第一濾料層并通過該第一濾料層與循環水池連通,第二除塵倉下部設有第二濾料層并通過該第二濾料層與循環水池連通;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內的上部均設有循環水管,且該循環水管的進水端與循環水池連通,其位于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內的管身上設有若干水霧噴嘴。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除塵倉的出風口處還設有汽水分離裝置。
作為優選,所述水霧噴嘴為120度廣角噴頭。
為了便于更換循環水,在所述循環水池上還開設有便于更換其內循環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并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上設置閥門。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內的循環水管為同一根管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中設置兩個相互獨立的除塵倉,含塵氣體經過除塵倉先后進行大顆粒和小顆粒粉塵除塵,含塵氣體內的粉塵被濾料吸收,再結合噴霧流入循環水池,而噴霧又來源于循環水池內的水,含塵氣體內的粉塵除去后流入循環水池內,不僅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而且,除塵效率高,除塵效果好;另一方面,只需要定期更換循環水,設備無需維護,便可正常工作,極大地節約了設備的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附圖中對應的附圖標記名稱如下:1-第一除塵倉,2-第二除塵倉,3-循環水池,4-第一濾料層,5-第二濾料層,6-進風口,7-出風口,8-循環水管,9-水霧噴嘴,10-汽水分離裝置,11-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顆粒層除塵器,其包括有一個殼體,殼體內設置有以下部件:第一除塵倉1、第二除塵倉2、循環水池3、循環水管8。具體的說,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相互獨立,二者下部開口,其中,第一除塵倉的下部安裝有第一濾料層4,其作用在于,除去含塵氣體中較大顆粒的粉塵,第二除塵倉的下部安裝有第二濾料層5,其作用在于,除去含塵氣體中較小顆粒的粉塵。濾料層應當與除塵倉下部的開口完全匹配,以確保含塵氣體均通過濾料層實現過濾,濾料層的材質可選用現有的常規材質,故不作特別限定。除塵倉的形狀可為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附圖中的除塵倉形狀不應當限制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第一除塵倉用于除去大顆粒粉塵,故其上設置進風口6,第二除塵倉用于除去小顆粒粉塵,故其上設置出風口7,含塵氣體先后經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實現除塵。
兩個除塵倉通過各自下部的慮料層與循環水池連通,進一步的,其連通狀態應當以除塵倉內的含塵氣體經過濾料層后,全部進入循環水池為最佳。含塵氣體由第一除塵倉流入到第二除塵倉則通過與二者連通的循環水池實現。循環水池的形狀也不做特別限定,其上還開設有便于更換其內循環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并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上設置閥門11。
第一除塵倉1和第二除塵倉2內的上部均設有循環水管8,第一除塵倉1和第二除塵倉2內的循環水管8為同一根管道,循環水管8的進水端與循環水池3連通,其位于第一除塵倉1和第二除塵倉2內的管身上設有若干水霧噴嘴9,作為優選,水霧噴嘴為120度廣角噴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點金機械鑄造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點金機械鑄造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510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