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井作業解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47814.2 | 申請日: | 2014-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31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增順;張增田;張峰;門方輝;張秀明;牛朋朋;張奇;李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增順 |
| 主分類號: | E21B21/00 | 分類號: | E21B21/00;E21B2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井 作業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井作業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油井作業解堵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的各大油田相繼進人開采中后期,油井出砂已經成為比較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油井的原油產量,因此,各油田普遍采用水力沖砂的方式將油井中的積砂沖到地面。目前我國各大油田相繼進入開采的中后期,油井出砂問題日趨嚴重,砂埋油層或井筒砂堵造成油井停產,出砂使地面和井下設備嚴重磨蝕、砂卡,沖砂檢泵、地面清罐等維修工作量劇增,出砂嚴重時還會引起井壁坍塌而損壞套管。解決井下套管內積砂的手段主要是利用沖砂作業排砂。而連續沖砂及配套環保作業裝置能有效地解決套管內積砂和地面污染問題。
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1027512Y,專利名稱為:《一種油水井抽砂裝置》,由聯通管、排砂閥、密封筒、柱塞、擋砂器、進砂閥、引砂簡組成。聯通管下部與排砂閥上部聯接,排砂閥下部與柱塞上部聯接,柱塞處于密封筒內,密封筒上部內孔直徑小于柱塞的直徑,密封筒下部與進砂閥上部聯接,進砂閥下部與引砂筒聯接。無法實現連續清洗,清洗效果差,作業強度大,清砂工藝復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油井作業解堵裝置。
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井口、井口自封器、油管、吊卡、轉換節、沖砂管、抽砂泵、旋流分離器,井口上部通過螺栓固定井口自封器,所述的井口自封器的上部連接轉換節,轉換節的外部設有吊卡,井口自封器的內部連接油管,井口自封器與轉換節配合形成一個封閉的工作空間,井口自封器的外側設有沖砂管,井口的外側連接抽砂管,所述的抽砂管的外部連接抽砂泵,所述的抽砂管上設有旋流分離器。
所述的旋流分離器包括旋流體,所述的旋流體為錐形結構,旋流體的內部設有螺旋桿,旋流體上設有入液口、出液口和溢出端口,旋流體的入液口連接抽砂管出口,旋流體的出液口通過循環管連接沖砂管,旋流體的溢出端口連接沉砂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井口自封器與轉換節配合形成一個封閉的工作空間,防止攜砂液體溢出,旋流分離器分離效果好,提高了分離效率,有效防止作業油井堵塞,旋流分離器內部的螺旋桿轉動,使分離液在壓力的作用下沿旋流體錐形結構的切線方向運動,液體產生旋轉運動,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旋流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上圖中:井口1、井口自封器2、油管3、吊卡4、轉換節5、沖砂管6、抽砂泵8、旋流分離器9、沉砂槽10、循環管11、旋流體9.1、入液口9.2、螺旋桿9.3、溢出端口9.4、出液口9.5。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包括井口1、井口自封器2、油管3、吊卡4、轉換節5、沖砂管6、抽砂泵8、旋流分離器9,井口1上部通過螺栓固定井口自封器2,所述的井口自封器2的上部連接轉換節5,轉換節5的外部設有吊卡4,井口自封器2的內部連接油管3,井口自封器2與轉換節5配合形成一個封閉的工作空間,井口自封器2的外側設有沖砂管6,井口1的外側連接抽砂管7,所述的抽砂管7的外部連接抽砂泵8,所述的抽砂管7上設有旋流分離器9。
所述的旋流分離器9包括旋流體9.1,所述的旋流體9.1為錐形結構,旋流體9.1的內部設有螺旋桿9.3,旋流體9.1上設有入液口9.2、出液口9.5和溢出端口9.4,旋流體9.1的入液口9.2連接抽砂管7出口,旋流體9.1的出液口9.5通過循環管11連接沖砂管6,旋流體9.1的溢出端口9.4連接沉砂槽10。
工作原理:井口自封器與轉換節配合形成一個封閉的工作空間,防止攜砂液體溢出,旋流分離器分離效果好,提高了分離效率,有效防止作業油井堵塞,旋流分離器內部的螺旋桿轉動,使分離液在壓力的作用下沿旋流體錐形結構的切線方向運動,液體產生旋轉運動,提高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增順,未經張增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478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