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型覆砂工藝中運輸鐵型的滾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44558.1 | 申請日: | 2014-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27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生;劉春暉;溫文林;馮奇紅;付寶家 | 申請(專利權)人: | 侯馬市晉烽機械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33/02 | 分類號: | B22D33/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郭小飛 |
| 地址: | 043000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型覆砂 工藝 運輸 滾輪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滾輪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鐵型覆砂工藝中運輸鐵型的滾輪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鐵型覆砂工藝中運輸鐵型的滾輪裝置的結構相對復雜,如圖2所示,在運行過程中,當有砂粒進入該滾輪裝置后,由于兩側的封閉結構,砂粒不易掉出,容易造成軸承卡死,導致滾輪不轉,給生產線的操作人員帶來困難,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同時,這種滾輪裝置的組成方式,在受力方向上會擠壓卡簧,容易使滾輪脫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確保砂粒進入后不會造成軸承卡死,滾輪不轉,以及在受力方向上不會擠壓卡簧的鐵型覆砂工藝中運輸鐵型的滾輪裝置。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鐵型覆砂工藝中運輸鐵型的滾輪裝置,包括滾輪1、滾動軸承2、滾輪軸3、第一卡簧4和第二卡簧5,所述滾輪1的形狀為帶有凸盤的中空圓柱形,所述滾輪軸3從左到右依次為粗軸、中間軸和細軸,所述滾輪軸3設置在所述滾輪1內,在所述滾輪1與滾輪軸3之間安裝有若干個滾動軸承2,所述滾輪1凸盤上開設的中心孔的直徑大于所述滾輪軸3上中間軸的直徑,在該滾輪軸3的中間軸上靠近滾動軸承2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卡簧4,在該滾輪軸3的粗軸上靠近滾動軸承2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卡簧5,同時,在所述第二卡簧5上方滾輪1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限制滾動軸承2移動的限位臺肩。
進一步的,在所述滾輪1與滾輪軸3之間安裝有2個滾動軸承2。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滾輪裝置對滾輪重新進行設計,并將組成方式進行了改進,使滾動軸承在裝入滾輪與滾輪軸上后處于開放狀態,確保砂粒進入后不會造成滾動軸承卡死,滾輪不轉的現象,同時該滾輪裝置的組成方式在受力方向上也不會擠壓卡簧,因此,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鐵型覆砂工藝中運輸鐵型的滾輪裝置,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減少了鐵型運輸困難的現象,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2所示的是現有滾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從圖2中可以看出,該滾輪裝置的兩側封閉,砂粒進入后不易掉出,容易造成滾動軸承2卡死,滾輪1不轉的現象,而且在受力方向也會擠壓第一卡簧4,由于滾輪1的長期運轉,第一卡簧4的兩端受到磨損后,滑輪1易脫出,存在安全隱患。
如圖1所示,一種鐵型覆砂工藝中運輸鐵型的滾輪裝置,包括滾輪1、滾動軸承2、滾輪軸3、第一卡簧4和第二卡簧5,所述滾輪1的形狀為帶有凸盤的中空圓柱形,所述滾輪軸3從左到右依次為粗軸、中間軸和細軸,所述滾輪軸3設置在所述滾輪1內,在所述滾輪1與滾輪軸3之間,滾輪軸3的粗軸上安裝有2個滾動軸承2,所述滾輪1凸盤上開設的中心孔的直徑大于所述滾輪軸3上中間軸的直徑,在該滾輪軸3的中間軸上靠近滾動軸承2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卡簧4,在該滾輪軸3的粗軸上靠近滾動軸承2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卡簧5,同時,在所述第二卡簧5上方滾輪1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限制滾動軸承2移動的限位臺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侯馬市晉烽機械鑄造有限公司,未經侯馬市晉烽機械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445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床主軸緊固裝置
- 下一篇:一種低壓雙邊澆鋁合金車輪模具多面式冷卻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