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43561.1 | 申請日: | 2014-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67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鑫;賈憲林;成利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舍弗勒技術有限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76 | 分類號: | F16C33/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軍鋒;魏金霞 |
| 地址: | 德國黑措***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軸承的靜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和圖2所示,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四列圓錐滾子軸承,包括第一外圈1、第二外圈2、在軸向上位于第一外圈1與第二外圈2之間的中間外圈3、第一內圈4、第二內圈5以及若干圓錐滾子6。其中,中間外圈3包括第三外圈7和第四外圈8,兩列圓錐滾子位于第一內圈4與第一外圈1、第三外圈7之間;其余兩列圓錐滾子位于第二內圈5與第二外圈2、第四外圈8之間。第一內圈4、第二內圈5包括相互靠近的第一凸臺41、第二凸臺51,第一凸臺41外表面凹設有第一環形槽42,同樣地,第二凸臺51外表面凹設有第二環形槽52,第一環形槽42及第二環形槽52中各容納有O形密封圈a。一截面呈T形的金屬環9包括軸向延伸的第一臂91、第二臂92及垂直第一臂91、第二臂92延伸的主體部93。所述主體部93位于第一凸臺41與第二凸臺51之間,第一臂91位于第一凸臺41的徑向外側并抵壓密封圈a,第二臂92位于第二凸臺51的徑向外側并抵壓密封圈a,從而在第一內圈4、第二內圈5與旋轉軸(未圖示)之間形成效果良好的靜密封。另外,軸承在軸向兩側還設有主密封100,用以防止潤滑油泄露及外部雜質進入軸承內部。
由于四列圓錐滾子軸承內部空間較大,在軸承運行時隨著溫度的變化容易導致內、外氣壓不平衡,而靜密封又不能夠起到平衡氣壓的作用,因此當溫度升高時,內部氣壓上升,潤滑油容易在內、外氣壓平衡過程中從主密封泄漏出去;而當溫度下降時,內部氣壓下降,主密封會在外部壓力作用下,更緊密地抵壓在內圈上,從而導致過度磨損。總之,對于整個軸承來說,會造成主密封的早期失效。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改進的軸承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軸承,可以避免主密封的早期失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軸承,包括外圈、內圈以及位于內、外圈之間的若干滾子,所述內圈包括第一內圈及第二內圈,所述第一內圈、第二內圈包括相互接觸的第一突起、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自第一內圈的軸向內端面沿軸向朝向第二內圈延伸,所述第二突起自第二內圈的軸向內端面沿軸向朝向第一內圈延伸,第一內圈的軸向內端面、第一突起的徑向內表面、第二突起的徑向內表面以及第二內圈的軸向內端面圍成一個容納腔,一密封件容納在該容納腔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環狀的主體部及自主體部的外表面沿徑向向外傾斜延伸的第一密封唇及第二密封唇,所述第一密封唇抵持于第一突起的徑向內表面,第二密封唇抵持于第二突起的徑向內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的延伸方向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在與第一內圈的軸向內端面相鄰的端面上凹設有若干同心槽,并且該若干同心槽與第一內圈的軸向內端面之間形成迷宮密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在與第二內圈的軸向內端面相鄰的端面上凹設有若干同心槽,并且該若干同心槽與第二內圈的軸向內端面之間形成迷宮密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自外表面向內凹設有環形槽,一環形彈簧容納在該環形槽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環形槽在軸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唇與所述第二密封唇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內設有金屬材料制成的支撐環。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至少所述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兩者之一包括多個密封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軸承為四列圓錐滾子軸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可以分別進行進氣和排氣,從而實現軸承內、外部氣壓的平衡。避免了軸承因內、外部氣壓的差異,造成主密封的早期失效。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四列圓錐滾子軸承的剖面圖;
圖2是圖1中圓圈區域的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四列圓錐滾子軸承的剖面圖;
圖4是圖3中圓圈區域的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舍弗勒技術有限兩合公司,未經舍弗勒技術有限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435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柔性減震器結構
- 下一篇:數控機床用外球面球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