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層蓄水花盆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39266.9 | 申請日: | 2014-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912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冰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冰芝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033200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層 蓄水 花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園藝花卉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層蓄水花盆。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逐漸減少,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花卉盆景藝術就愈發突顯出其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盆景的重要工具花盆的用量只增不減。傳統栽植盆景的花盆大多只是在盆底開有一小孔,這就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澆水少了、不及時,植物會旱死;2、底部小孔漏出的水帶有泥土,污染了周圍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避免植物過澇或過旱,并使其中植物可根據自身所需自由吸收水分的雙層蓄水花盆。????
????為解決上述將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層花盆,包括用于蓄水的外盆和置于外盆中的內盆,內盆中可種養植物,內盆高度低于外盆,底徑小于外盆;內盆盆底有均勻分布的小孔,內盆上端面水平向外設置兩凸起;外盆上端面設置與內盆上端面兩凸起相對應的豁口,內外盆活動搭接,外觀看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其整體上端面邊緣平整。所述外盆與內盆搭接后外盆下部形成蓄水腔體。
其特征在于:蓄水腔體高度為外盆高度的三分之一。
有益效果:內外盆套接形成雙層,內盆底部有孔,澆水過多時,多余的水會通過小孔流入內外盆間形成的蓄水腔體內,使植物可根據自身所需自由吸收水分,解決了少澆水會旱死和防止多澆水時內盆中多余水分下流時帶下的泥土弄臟周圍環境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產品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外盆搭接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盆仰視圖。
附圖標注:1、外盆;2、內盆;3、內盆底部小孔;4、內盆上端面凸起;5、外盆上端面豁口;6、蓄水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雙層蓄水花盆,包括用于蓄水的外盆1和置于外盆1中的內盆2,內盆2中可種養植物,內盆2高度低于外盆1,底徑小于外盆1;內盆2盆底有均勻分布的小孔3,內盆2上端面水平向外設置兩凸起4;外盆1上端面設置與內盆2上端面兩凸起4相對應的豁口5,內外盆活動搭接,外觀看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其整體上端面邊緣平整。所述外盆與內盆搭接后外盆下部形成蓄水腔體6。
優選的,蓄水腔體6高度占蓄水外盆1高度的三分之一。
使用時,內外盆套接形成雙層,向種植植物的內盆2內澆水,多余的水通過內盆2底部均勻分布的小孔3流入內外盆間形成的蓄水腔體6內,解決了少澆水旱死的問題。外盆1底部完全封閉,即能有效蓄水,又可以防止內盆2中多余水分下流時帶下的泥土弄臟周圍環境。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冰芝,未經馬冰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92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養花盆
- 下一篇:一種果實病原菌液接種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