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控液壓鎖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36543.0 | 申請日: | 2014-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866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鄭亞東;鄭翼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21D15/51 | 分類號: | E21D15/51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鎖,尤其涉及一種煤礦液壓支架立柱與平衡千斤頂協調控制的雙控液壓鎖。
背景技術
當液壓支架升柱初撐時,控制系統(特別是電液控制系統)使頂梁一般呈前端上翹姿態,因而支架頂梁的梁端首先接觸到頂板。頂梁梁端接觸頂板后,隨著立柱下腔壓力的逐漸升高,頂梁梁端對頂板的支護力也在逐漸增大。當梁端力增大到一定值后,整個頂梁將以梁端為支點向頂板方向轉動,但由于平衡千斤頂雙向液壓鎖鎖定了平衡千斤頂的長度,使頂梁、掩護梁和平衡千斤頂三者變成了剛性三角形結構,頂梁不能夠繞與掩護梁連接的鉸接點轉動。
現在許多煤礦還是依靠操作人員的經驗操控方法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即:在液壓支架升柱過程中,人工憑經驗控制平衡千斤頂的伸縮來調整支架頂梁與頂板的接觸情況。由于操作人員是在頂梁下方進行操作調整,看不到頂梁與頂板的接觸情況,很難達到頂梁與頂板良好接觸壓實,還會出現頂梁受載不均衡的問題,甚至把頂梁壓壞(或壓變形)。頂梁前端或后端的集中載荷足夠大,將導致平衡千斤頂的活塞腔或活塞桿腔壓力迅速增高,從而使安全閥開啟以卸載,有時還會造成平衡千斤頂損壞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雙控液壓鎖。該液壓鎖既能實現平衡千斤頂兩腔液體的閉鎖,又能實現立柱升柱時立柱與平衡千斤頂的協調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雙控液壓鎖,包括板式主閥體,所述閥體左右兩邊開設相同大小的閥腔,所述閥腔內設有油路9、油路10,油路9與出液口C相通,油路10與出液口D相通;所述出液口C、D分別與平衡千斤頂的活塞腔和活塞桿腔相連;所述閥體底部設有與閥腔相通的進液口A和進液口B以及控制口E;所述閥腔內裝有帶螺堵的閥套7、復位彈簧8、閥芯6、閥座5、帶螺孔的頂桿2、3;所述閥套、閥座、頂桿上均裝有密封圈和密封墊片;控制口E與油路12、油路13相連;所述油路12正對頂桿2、3之間的環形腔;
這種液壓鎖的優點在于板式閥體更便于閥體的拆裝;將閥芯、閥座分別設置在所述閥套、堵塞凹腔內,板式的結構更加簡單緊湊。是一種實用新型的雙控液壓鎖,既能實現平衡千斤?頂的正常閉鎖,又能滿足煤礦液壓支架在升柱過程中立柱與平衡千斤頂協調控制的工作需要,達到頂梁與頂板良好接觸壓實,避免頂梁載荷集中和平衡千斤頂的損壞現象的出現。
該雙控液壓鎖具有兩種功能:普通液壓鎖的基本功能和液壓鎖的解鎖功能。
普通液壓鎖的基本功能由A、B口實現:當A、B、E口都接回油口時,雙控液壓鎖處于閉鎖狀態;當液壓系統的一條油路的液流由左腔的進液口A正向流入液壓鎖時,液流通過油路15進入右腔并頂開右腔中的單向閥,通過油路10由出液孔D流出供液,同時液流通過左腔中的控制頂桿頂開左腔中的單向閥,使出液孔C通過油路9、14與進液口B相通回液;反之,當液壓系統的一條油路的液流由右腔的進液孔B正向流入該閥時,液流通過油路14進入左腔并頂開左腔中的單向閥,通過油路9由出液孔C流出供液,同時液流通過右腔中的控制頂桿頂開右腔中的單向閥,使出液孔D通過油路10、15與進液口A相通回液,實現普通雙向液壓鎖的正常功能。
液壓鎖的解鎖功能由E口實現:A、B口接回油口雙控液壓鎖處于閉鎖狀態,當液壓支架立柱升柱時,立柱下腔的液流由控制口E流入液壓鎖,液流通過油路12、油路13分別進入左、右腔中,并通過控制帶螺孔的頂桿分別頂開左、右腔中的單向閥,使平衡千斤頂的活塞腔和活塞桿腔均接回油口,平衡千斤頂活塞桿可以自由伸縮,解除了液壓支架立柱升柱過程中,平衡千斤頂、掩護梁和頂梁之間形成的剛性三角連接,恢復了頂梁與掩護梁的鉸接連接,使液壓支架在升柱過程中頂梁繞該鉸接點自由轉動,確保頂梁自動與頂板的良好接觸壓實,避免頂梁載荷集中和平衡千斤頂的損壞,實現液壓支架在升柱過程中立柱與平衡千斤頂的協、調控制。
附圖說明
圖1、2、3、4、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控液壓鎖示意圖。其中圖1中“C-C”表示圖1為圖4的C-C方向的剖視圖;圖2中“D-D”表示圖2為圖4的D-D方向的剖視圖;圖3中“E-E”表示圖3為圖4的E-E方向的剖視圖;圖4中“B-B”表示圖4為圖3的B-B方向的剖視圖;圖5中“A-A”表示圖5為圖3的A-A方向的剖視圖;
圖1、2、3、4中:1、閥體,2、3、帶螺孔的頂桿,4、密封圈,5、閥座,6、閥芯,7、閥套,8、復位彈簧,9、10、油路,11、螺栓孔,12、13、14、5、油路。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液壓支架立柱與平衡千斤頂協調控制液壓回路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65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傾角煤層頂板破碎帶人工底板及假頂設施
- 下一篇:一種自行式隧道仰拱施工臺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