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觸控顯示屏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35810.2 | 申請日: | 2014-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71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唐根初;蔣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啟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屏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觸控顯示屏。
背景技術
觸摸屏是可接收觸摸式輸入信號的感應式裝置。觸摸屏賦予了信息交互嶄新的面貌,是極富吸引力的全新信息交互設備。觸摸屏技術的發展引起了信息傳媒界的普遍關注,已成為光電行業異軍突起的朝陽高新技術產業。
目前,具有觸摸顯示功能的電子產品均包括顯示屏及位于顯示屏上的觸摸屏,然而,觸摸屏作為與顯示屏獨立的組件,在用于一些實現人機交互的電子產品時,均需要根據顯示屏的尺寸進行定購,之后再進行組裝。現有的觸摸屏與顯示屏的組裝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框貼及全貼合,框貼是將觸摸屏與顯示屏的邊緣貼合,全貼合是將觸摸屏的下表面與顯示屏的上表面整面貼合。
液晶顯示屏作為偏光片、濾光片、液晶模塊以及TFT的組合模塊,已經具有較大且難以降低的厚度,但是觸摸屏作為與顯示屏獨立的構件,在電子產品組立時,不僅需要復雜的組裝工藝,還會再次增加電子產品的厚度及重量,再者,多一道組裝工藝,就意味著增加了產品不良的概率,大大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具有觸控功能且利于實現輕薄化的觸控顯示屏。
一種觸控顯示屏,包括第一襯底、第二襯底及設置在第一襯底與第二襯底之間的液晶層,所述第一襯底與所述第二襯底相對的表面上設有公共電極,所述第二襯底與所述第一襯底相對的表面設有TFT電極,所述第一襯底遠離第二襯底的表面上設置有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與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觸控感應結構,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或第二透明導電層包括基質及填充于該基質中的納米導電絲線,該基質為固化的透明感光樹脂。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有第一方向觸控電極,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有第二方向觸控電極,所述第一方向觸控電極和第二方向觸控電極交叉配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布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上,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布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或所述第一襯底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部分所述納米導電絲線暴露出所述基質一側表面使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透明導電層表面導電。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厚度為0.1μm~50μm,所述第一或第二透明導電層的納米導電絲線均勻分布于基質中,使得第一或第二透明導電層整體均勻導電。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納米絲線在所述基質其中一側一定范圍的區域內均勻分布,而在所述基質相對的另一側一定范圍的區域內沒有導電納米絲線分布,使得所述透明導電層在厚度方向上形成非導電區及導電區,當該第一及第二透明導電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時,所述第一及第二透明導電層的非導電區鄰接所述第一偏光片,當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時,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的非導電區鄰接所述第一襯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納米導電絲線分布在基質遠離第一偏光片一側的一定范圍的區域中,使得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或第二導電層在其厚度方向上形成遠離第一偏光片一側的導電區和靠近第一偏光片一側的非導電區,導電區的厚度為10~1000nm,非導電區的厚度為0.5μm~50μm,且非導電區的厚度大于導電區的厚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納米導電絲線為金、銀、銅、鋁或碳納米絲線,其直徑為10nm~1000nm,長度為0.1μm~50μ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透明導電層的方塊電阻為0.1Ω/□~500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透明導電層的方塊電阻為20Ω/□~200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為金屬、導電高分子,石墨烯、碳米管、透明導電墨水或ITO層,其中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為ITO層時,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設置在第一襯底與所述第一偏光片相對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布置于第一襯底背向所述液晶層一側的表面且為ITO導電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布置于第一偏光片背向所述第一襯底一側的表面。
上述觸控觸摸屏,在顯示屏已有的元件第一偏光片的兩側設置觸控結構,實現觸控功能不需要另外組裝觸摸屏,降低觸控顯示屏的厚度,利于實現輕薄化。
附圖說明
圖1為觸控顯示屏的示意爆炸圖,其中第二透明導電層設置在第一偏光片上;
圖2為觸控顯示屏的示意爆炸圖,其中第二透明導電層設置在第一襯底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58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