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絮凝與生物過濾組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33221.0 | 申請日: | 2014-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72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珍;楊耀輝;武福平;楊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艷華 |
| 地址: | 73007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絮凝 生物 過濾 組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村飲用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微絮凝與生物過濾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我國干旱和半干旱的西北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制約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開始啟動了以飲水解困為目的的一系列雨水利用工程,如121雨水集流工程、甘露工程,成功解決了飲水水量不足的問題。所有這些措施大大緩解了當地的用水危機問題。然而,與此相關的水質問題也隨之產生。儲存于水窖中的雨水受到固態廢物碎屑(垃圾、動物糞便等)、空氣沉降物、化肥、農藥、車輛排放物以及其它由人類活動帶來的污染。此外,雨水在窖中長期儲存,導致水變質、變味,直接飲用會對人畜產生極大危害。調查發現:集雨水帶有腥味,水中微生物、有機物、總氮等經常超標,色度和濁度較差。超標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細菌、大腸桿菌、色度、濁度、重金屬等。在有機微污染物方面檢出了多環芳烴、酞酸酯等。雖然水量上緩解了用水危機,但水質上安全衛生問題又突出出來,成為這些地區的新問題。雖然目前國內對相對較干凈的市政管網給水及作為飲用水水源的江河湖泊水的處理比較成熟,但國內對處理窖水的技術的研究重視不夠,只有少數的學者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且要將處理技術走出實驗室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還是有很大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和管理等方面。
目前,在水處理領域中的生物活性炭技術有很好地去除有機物、氨氮以及色度的效果。此外,現有的微污染水處理設備大多數都需要專業人員操作調試,西北農村分散居住地的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還不具備操作這樣設備的水平,而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易的設備多采用電氣自控系統,價格昂貴,西北農村人口大多還不具備購買這樣設備的條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造價低廉、操作簡單的微絮凝與生物過濾組合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絮凝與生物過濾組合裝置,包括呈高差設置的原水水箱和出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水箱底部設有進水管,該進水管經加藥管連有加藥箱;所述進水管的末端設有三通Ⅰ,該三通Ⅰ的左端連接伸入水封箱中的反沖洗水排水管,其下端連有石英砂濾柱;所述石英砂濾柱的底部連有三通Ⅱ,該三通Ⅱ的一端通過連接管與生物活性炭柱的頂部相連,其另一端連有超越管的首端;所述生物活性炭柱的底部連有三通Ⅲ,該三通Ⅲ的一端與所述超越管的末端相連,其另一端通過反沖洗水進水管連有反沖洗水箱;所述反沖洗水箱的上部設有出流管,該出流管與所述出水水箱相連。
所述進水管通過三通Ⅳ與所述加藥管相連。
所述反沖洗水排水管上設有反沖洗閥。
所述超越管上設有止回閥,該止回閥與所述三通Ⅲ的一端相連。
所述石英砂濾柱與所述生物活性炭柱上均設有阻水隔氣閥。
所述連接管上設有常開閥門。
所述石英砂濾柱內底部設有粒徑為3~5mm的卵石承托層,該承托層的上部則設有高度為50cm,粒徑為0.25~0.5mm的石英砂。
所述生物活性炭柱內底部設有粒徑為3~5mm的卵石承托層,該承托層的上部則設有高度為50cm,粒徑為1~1.2?mm的煤質顆粒活性碳。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本實用新型中設有加藥箱,因此,可以通過微絮凝作用使原本不宜去除的污染物質絮凝成為大顆粒易于過濾。
2、由于本實用新型中設有絮凝工藝及串聯在一起的石英砂柱、生物活性炭柱,因此,可通過兩種濾料的組合,揚長避短,使其對窖水污染物有很好的去處效果,可以對窖水進行深度處理。
3、由于本實用新型中設有反沖洗閥,因此,可以自由控制過濾的時間、反沖洗強度。
4、由于本實用新型中設有阻水隔氣閥,因此,不會產生因氣壓造成的流水不暢。
5、本實用新型采用生物活性炭過濾技術,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通過生物活性炭上的生物膜進行處理減少了活性炭吸附負荷,使得生物活性炭技術和傳統活性炭技術相比可以使活性炭的使用壽命增加10倍左右。
5、經實際測試,采用本實用新型后集雨窖水中的細菌、大腸桿菌、色度、濁度、重金屬、有機物等得到有效去除,所處理的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
6、本實用新型造價低廉、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交通大學,未經蘭州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32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