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在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的電路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32824.9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85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董凱;雷俊;麻百忠;黃兵;黃庶鋒;凌大榮;朱林博;解志軒;周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18 | 分類號: | H05K1/18;H05B6/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鄭建暉;楊勇 |
| 地址: | 528311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磁 加熱 電飯煲 中的 電路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磁加熱電飯煲領域,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在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的電路板。
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有的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線圈盤端子通常通過電路板上的線圈盤端子接線柱直接固定到電路板。所述線圈盤端子接線柱通常呈直線排列(如圖1所示,第一線圈盤端子接線柱1、第二線圈盤端子接線柱2和第三線圈盤端子接線柱3在橫向方向上成直線排列)。雖然這種線圈盤端子接線柱排列方式易于安裝,但是會增大電路板的尺寸(其原因在于,線圈盤端子接線柱與強電連接,因此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之間需要足夠大的爬電距離),進而影響電飯煲設計。另外,線圈盤端子以呈直線排列的方式固定到電路板上,可能會造成兩個相鄰的線圈盤端子接觸,有潛在危險,從而影響電路板的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在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的電路板,包括:一個電路板主體;兩個諧振電容器(第一諧振電容器和第二諧振電容器),它們布置在該電路板主體上;三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第一線圈盤端子接線柱、第二線圈盤端子接線柱和第三線圈盤端子接線柱)所述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中的每個被配置在該電路板主體上且彼此間隔一段距離,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中的任意一個與另外兩個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三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成“品”字形排列。
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中的兩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分別設置在對應的所述諧振電容器的后方,所述兩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中的每個與對應的所述諧振電容器之間保持一個滿足EMI(電磁干擾)測試的最小距離。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與兩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圈盤端子接線柱可設置在第一諧振電容器和第二諧振電容器之間。
另外,所述三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中任何兩個之間的距離為2mm-8mm,優選地該距離為5mm。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路板具有較小的尺寸,同時又可以避免線圈盤端子接線柱距離過近產生短路危險,且生產簡單、性能可靠。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通過如下的參照附圖描述的實施方案會變得顯而易見,其中在所有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數字指代相同的部分,在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的用在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在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的電路板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在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的電路板另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照圖2和圖3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板的兩個實施例。
為了便于描述,在圖2和圖3中以箭頭示出了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后方”、“前方”、“左”、“右”。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第一”、“第二”和“第三”只是為了便于描述而示出,并非具有限制性。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在電磁加熱電飯煲中的電路板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如圖2所示,電路板包括:電路板主體120;兩個諧振電容器,第一諧振電容器4和第二諧振電容器5,它們布置在電路板主體120上;三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第一線圈盤端子接線柱1、第二線圈盤端子接線柱2和第三線圈盤端子接線柱3),所述線圈盤端子接線柱中的每個被配置在電路板主體120上且彼此間隔一段距離,從圖2中可以看到,線圈盤端子接線柱被布置成第三線圈盤端子接線柱3與另外兩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1、2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也即,被布置成“品”字形。第一線圈盤端子接線柱1設置在對應的諧振電容器5的后方一段距離處,第二線圈盤端子接線柱2設置在對應的諧振電容器4的后方一段距離處,其中第一線圈盤端子接線柱1與諧振電容器5之間的距離以及第二線圈盤端子接線柱2與諧振電容器4之間的距離設計較小,以保證EMI(電磁干擾)測試合格,這是因為如果線圈盤端子接線柱和諧振電容器的走線過長,線圈盤與諧振電容構成LC諧振回路的電流變化大,高頻干擾可以通過該過長的走線輻射到外界,可能會造成EMI不合格。在圖2中還可以看到,與另外兩個線圈盤端子接線柱1、2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第三線圈盤端子接線柱3被布置在電路板主體120的邊緣處。由于線圈盤端子接線柱與強電相連,因此,應保證兩個相鄰線圈端子接線柱之間應具有爬電距離,第一線圈盤端子接線柱1、第二線圈盤端子接線柱2和第三線圈盤端子接線柱3中的任何兩個之間的距離在2mm至8mm(例如,3mm至7mm、4mm至6mm)的范圍內,優選地,該距離為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282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調節液晶面板公共電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智能通道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