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脫模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32751.3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369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彭濤;李震宇;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萍鄉九州精密壓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5/32 | 分類號: | B30B15/3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鄉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模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模機構,該機構用于干粉壓制成型設備上。
背景技術
目前,較為常見的干粉壓制成型設備,因其壓制機構和脫模機構兩者相互關聯,導致其壓制行程與脫模行程之和為裝料行程,而對于不同產品,其壓制行程各不相同,故在裝料行程不變的情形下,其脫模行程便會跟著變化。
為此,在每次壓制不同產品時,現有的干粉壓制成型設備都需重新調整脫模行程,而脫模行程調整后,壓制行程也需跟著進行調整。這樣在每次壓制不同產品時,既要調整脫模行程,又要調整壓制行程,操作起來比較繁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壓制不同產品時無需重新調整脫模行程的脫模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包括驅動主軸、脫模杠桿軸、依次安裝于驅動主軸上的脫模凸輪和復位凸輪、轉動安裝于脫模杠桿軸上且端部鉸接于設備機架上的脫模杠桿、安裝于脫模杠桿端部以在脫模杠桿作用下向下緊壓設備脫模梁以驅動設備脫模梁向下運行而實現脫料的脫模壓塊,所述的脫模凸輪和復位凸輪形成平行設置且兩者尖端朝向相反,所述的脫模杠桿的脫模尖端上安裝有與脫模凸輪輪廓接觸的脫模滾輪,所述的脫模杠桿的復位尖端上安裝有與復位凸輪輪廓接觸的復位滾輪,所述的脫模杠桿上還設有使脫模滾輪和復位滾輪始終分別與脫模凸輪輪廓和復位凸輪輪廓相貼壓的彈簧,該彈簧的一端安裝于脫模杠桿上,該彈簧的另一端安裝于設備機架上。
所述的設備脫模梁上還安裝有承受脫模壓塊壓力的承壓板。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脫模機構通過脫模凸輪、復位凸輪和脫模杠桿的設置,并利用彈簧使脫模杠桿的脫模滾輪和復位滾輪始終與脫模凸輪和復位凸輪輪廓相貼壓而形成一個具有特殊結構的凸輪機構,加上脫模凸輪和復位凸輪形成平行設置且兩者尖端朝向相反,這樣在驅動主軸同時驅動脫模凸輪和復位凸輪轉動時,便會迫使脫模杠桿繞脫模杠桿軸擺動,而脫模杠桿的端部在鉸接在設備機架后又安裝有脫模壓塊,這樣當脫模杠桿順時針擺動時,脫模壓塊便會壓著設備脫模梁迫使脫模梁向下運動而完成脫模動作。在整個脫模過程中,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涉及干粉壓制成型設備的壓制機構,通過驅動主軸的驅動便可單獨推動設備脫模梁實現脫模動作,這樣在壓制不同產品時,便無需重新調整脫模行程,操作起來非常便捷,另外整個脫模機構結構緊湊合理,零部件少,整體簡潔,且各部件運行可靠。
進一步地,所述的設備脫模梁上還安裝有承受脫模壓塊壓力的承壓板,該承壓板設置后,保護了脫模梁,延長了脫模梁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脫模機構的第一方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脫模機構的第二方位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1驅動主軸,2脫模杠桿軸,3脫模凸輪,3.1脫模凸輪輪廓,4復位凸輪,4.1復位凸輪輪廓,5設備機架,6脫模杠桿,6.1、脫模尖端,6.2復位尖端,7設備脫模梁,8脫模壓塊,9尖端,10脫模滾輪,11復位滾輪,12彈簧,13承壓板,14鉸接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脫模機構,包括驅動主軸1、脫模杠桿軸2、依次安裝于驅動主軸1上的脫模凸輪3和復位凸輪4、轉動安裝于脫模杠桿軸2上且端部鉸接于設備機架5上的脫模杠桿6、安裝于脫模杠桿6端部以在脫模杠桿6作用下向下緊壓設備脫模梁7以驅動設備脫模梁7向下運行而實現脫料的脫模壓塊8。
其中驅動主軸1、脫模杠桿軸2均安裝于設備機架5上,脫模凸輪3和復位凸輪4則緊固安裝在驅動主軸1上且與驅動主軸1聯動,也就是說當驅動主軸1轉動時,脫模凸輪3和復位凸輪4也會同步跟著一起轉動。脫模杠桿6轉動安裝于脫模杠桿軸2上后,脫模杠桿6的端部(即圖示的前端)是通過設于設備機架5上的鉸接座14鉸接于設備機架5上的。在本實施例中,脫模壓塊8的數量為兩塊,分別安裝于脫模杠桿6端部中間的兩內側壁上。
所述的脫模凸輪3和復位凸輪4形成平行設置且兩者的尖端9朝向相反,也就是說復位凸輪4沿驅動主軸1方向正投影到脫模凸輪3上后兩者的尖端9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此時兩者的尖端9朝向還成相反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萍鄉九州精密壓機有限公司,未經萍鄉九州精密壓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27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